第257章 建設漁場和畜棚(1 / 2)

隨著農田的初步成效顯現,葉菀知道,單純依賴植物的生產不足以維持團隊的長久生存。為了確保團隊的飲食結構多樣化,特彆是蛋白質的攝取,她決定著手建立漁場和畜棚,提升資源的多樣性。她深知,漁場和畜棚不僅是補充食物的重要來源,更是團隊自給自足的又一環。

設立漁場:水中的藍色希望

團隊所在的這片平原附近,有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流過,水源豐富,魚類資源也非常豐富。葉菀認定,這裡是理想的漁場地點,於是她召集團隊成員,開始討論漁場的建設計劃。

“大家,我們的農田已經穩步展開,現在我們需要通過漁業來豐富蛋白質的來源。”葉菀站在團隊前,指著眼前蜿蜒流淌的河流,“這個河流,水質清澈,魚類資源豐富。我們將在這裡建設一個漁場,為大家提供持續的食物來源。”

大家紛紛點頭,眼中充滿了期待。尤其是王浩和謝臨川,他們都曾在各自的家鄉接觸過一些關於漁業的基礎知識,經過葉菀的指示後,他們迅速製定出具體的漁場建設方案。

“我們首先需要建造一個合適的魚池,並且利用河流的水流優勢,設立漁網和養殖設施。”王浩拿出一張簡單的草圖,“水流的方向要考慮進去,這樣才能確保水質清新,魚類才能健康成長。”

“對,水流不宜過急,但也不能完全靜止。”葉菀也提出了她的見解,“我們需要讓水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既有足夠的氧氣,又能保持水質清潔。”

於是,團隊開始了漁場的規劃與建設。謝臨川帶領一部分成員,用竹竿和網線搭建起初步的漁網和魚池架構。為了確保漁場的穩定性,葉菀設計了一種“半封閉式”的漁網架,這種架構可以根據水流的變化靈活調整,不僅能保證水流的自然流動,也能防止魚兒逃逸。

隨著漁網的布置和養殖池的建設,團隊成員們對這個新項目充滿了信心。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漁場逐漸成型,魚池邊緣的水草被修整得整齊而繁茂。每個人都忙碌著,卻也因為這份全新的挑戰而充滿了動力。

“有了這個漁場,大家的蛋白質來源就不愁了,魚兒不愁,大家也能享受更多美味的食物。”謝臨川在布置網箱時,露出滿足的笑容。

隨著漁場的搭建逐步完成,團隊的成員開始對未來充滿了更多希望。原本隻依賴植物的食物鏈,現在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

畜棚建設:動物世界的開始

在漁場逐步搭建的同時,葉菀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這片土地養殖一些小型家畜。她知道,除了水產資源,陸地上的家畜也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來源,尤其是雞、羊、豬等動物,繁殖周期短,易於管理,十分適合在這樣一個新的定居地開始養殖。

於是,葉菀再次召集團隊成員開會,提出了畜棚建設的計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