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019章 照顧植物與驚嚇(1 / 2)

第019章照顧植物與驚嚇

在沈夫人看來,惦記養花當然比惦記養獅子好啊!

沈夫人簡直不能太滿意。

*

而寶園這處,也正同幾個崽崽說著,“每日給花澆水的工作(備注1)隻有一次,如果我們澆過水了,就要像寶園現在這樣,把盒子裡的這枚旗幟插倒花盆土壤裡,這樣彆人看到的時候,就知道這盆小花不需要再澆水了。”

寶園一麵說著,一麵將手中綠色的旗幟插到花盆中顯眼的位置。

“哇~”三個寶貝都跟著起哄。

對寶貝來說,還有什麼比給花澆水,還能插旗幟更好玩的事情?

現在畫畫呀,抓魚呀,逮鳥呀,什麼的都忘到了腦後!

原來,沙盤裡的旗子還能有這麼好玩的用處和玩法呀!!!

插旗子,插旗子,每個崽崽腦袋裡都隻有插旗子這件好玩的事~

寶園笑著看著幾個崽崽。

餘媽按她說的,讓人在地上鋪了厚厚的毯子。眼下,她和三個孩子都圍坐在地毯上,中間放著剛才抱來的幾個小花盆。

小孩子喜歡在輕鬆、自在的氛圍裡用自己喜歡的姿勢坐著,跪著,趴著,或者任意怎麼呆著,眼下,明月幾人都在用各自覺得放鬆和舒服的姿勢在毯子上觀察著眼前的植物,也認真聽著寶園講解照顧植物的工作需要做什麼,注意什麼。

不少大人看起來平凡無奇的事,實則在孩子眼中有無限樂趣。

而寶貝的成長,就是在這些平凡無奇的點滴中積累起來的。譬如給植物澆花。又譬如,聽些關於植物照顧的知識。過往他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現在聽起來既新鮮又有趣。

而伴隨著植物如何照顧一道的,還有正式的分工。

“誰想先試試照顧植物的工作?”寶園一麵說著話,一麵看著眼前的三個孩子,確保目光沒有漏掉任何一人,而且也一麵示意大家舉手。

三到六歲的孩子,具有主動吸收性心智。看到寶園舉手,寶貝們跟著舉手,並且當即意會這是想要獲得這次機會的意思。

“我先來。”

“我來!”

“我也要來!”

明月,阿哲和小白三人都坐直了,看向寶園時,每個人的眼睛裡都似藏了夜空星辰般明亮動人。

寶園溫聲道,“寶園要再提醒一聲,照顧植物可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需要認真的工作。植物的成長需要我們的嗬護,不耐性的照料和糊弄,會傷害到植物。所以,我們要很認真地對待這項工作,明白嗎?”

三個崽崽齊齊點頭。

然後寶園依次看了看三個寶貝,“先請阿哲試試。”

因為早前的一盆花已經在寶園演示的時候澆過水了,所以孩子們的目光都聚焦在另一盆花上。水壺是寶園之前讓人準備好的,小小的,但有把手,方便讓孩子們上手。

看到阿哲給植物澆水的時候,明月和小白羨慕得眼睛都直了。

“好了,寶園!”阿哲也成就感滿滿。

這種成就感,可比帶著府中的侍衛竄上竄下來得愉快多了。

而且,還會被誇獎。

“做得很棒,阿哲。”寶園又問起,“然後,接下來要做什麼?”

(⊙o⊙)…

還有接下來啊,不是澆水嗎?

阿哲果然轉頭忘了。

一旁的明月早就按捺不住了,提醒道,“插旗幟呀,看到旗幟彆人就不會重複澆水了。”

哦,對對!

蘇哲也反應過來。

“三哥哥忘了,嘻嘻。”小白也咯咯笑起來。

阿哲不好意思地伸手撓了撓頭。

“沒關係,阿哲。很多工作我們都是第一次摸索,多做幾次就好了。”寶園輕輕撫了撫他的頭。

蘇哲這才重新露-出了笑顏。

蘇哲之後是小白,小白之後是明月,每個小盆友都完成了第一次自己照顧植物的工作。也伴隨著給植物澆水這項工作的結束,寶園今日給幾人做的幼兒園簡短版本體驗與鋪墊也結束了。

幾個孩子適應得很好,接受度也在寶園的預期中,沒有排斥。那按照幼兒園的方式來照顧三個小孩子是可行的。

喻寶園腦海裡的齒輪和轉軸開始慢慢轉動起來,早前無數多次在腦海中勾勒的畫麵好像真的有機會變成現實了。

在這裡的一所古色古香幼兒園,在這裡繼續做她擅長和喜歡的事情,這是她早前一直憧憬和希望的一幕,好像真的一點點照進了現實。

喻寶園難掩心中的喜悅。

一瞬間,仿佛有很多熟悉的東西湧入腦海。

譬如剛才給植物澆水的工作,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日常,它是一個更複雜和立體的過程。在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寶貝們先要學會自己從小水缸裡,給澆花的水壺添水。剛開始的時候,其實並不容易。

小孩子對重量的變化開始時沒有敏銳和清晰的感知的。水壺太重會打翻,會弄濕衣裳;水壺的重量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自己會拿不穩;隻有加入適當的水,才會讓這項工作變得

輕鬆。

他們會在反複嘗試,探索,經曆失敗後慢慢摸索出很多關於感受的直接認知,重量的印象,體積的比較,度的把握,這些直觀的感受都會先於知識的灌輸進入到小孩子的認識裡,成為他們探索世界的一部分。

寶貝們會在反複的探索,感知和試驗中自己習得,大人隻需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提醒。

主動探索的習慣還會反過來幫助孩子們培養獨立分析、善於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生受益。

從動作發展來看,給植物澆水也需要小孩子逐漸學會認識和控製自己的力量,鍛煉寶貝們的手眼配合能力,四肢協調能力。

更甚至,有一些孩子還會開始思考,給植物澆水,究竟是澆葉子還是土壤?澆在不同部-位會產生什麼不同效果?不一樣的植物是不是要用不同的澆水方式?為什麼有的植物喜陽,有的植物喜陰?

還會有一些孩子會杵在一盆植物麵前觀察一刻鐘,兩刻鐘,甚至更久,然後問為什麼植物的葉子會是綠色的,是誰給它們偷偷畫了顏色嗎?

……

這些看似簡單重複的工作,其實是一個反複構建的過程。

成人不會有很多好奇心的東西,在孩子眼中反而處處都是新鮮的,因為孩子們正處於各項成長的敏-感期,他們甚至可能因為花盆裡有一隻小螞蟻而觀察小螞蟻一整個上午。

這是孩子的天性。

不僅如此,澆花還會培養孩子的秩序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