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隻有反物質才能啟動這台引擎,那麼現在人類毫無辦法,若是帶電反粒子也行,那麼還有點希望。
畢竟如果人類在磁約束技術上再有突破,還是有希望分離出一些帶電反粒子的,不過最關鍵還是得先弄明白這套燃料儲存裝置的運行機製才行。
不管怎麼說這次真的撿到寶了。
雖然不能解決燃眉之急,但嶽淵、劉迷言等一行人還是很高興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劉迷言繼續給嶽淵講述著他們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進展。嶽淵也在一問一答中,漸漸明白了現在引擎的大概情況。
總的來說,這台引擎核心部件完好,而像噴管之類的部件則經過工程部修補之後,也算恢複了它當初的樣子。
而力場發生器這種東西目前還沒有深入了解,隻是憑借人類現有理論去推測這玩意應該是曲速引擎的核心部件,是產生曲速泡或者曲率場的部件。
至於燃料儲存裝置,人類目前知道它是引擎配套部件,也就是說,燃料得先放到儲存裝置或者說燃料包之中,才能被引擎利用到。
明白了這一點,若是以後知道了燃料儲存裝置怎麼用了,那麼如何補充燃料的研究方向就明確了,無非就是如何把燃料放到裝置中而已。為工作人員發現,燃料儲存裝置和引擎有個特殊插槽。
一個引擎有兩個插槽,由於燃料儲存裝置的材質非常高級,所以目前人類雖然隻有一台引擎,但卻有四個燃料儲存裝置。
如果以後發現這四套燃料儲存裝置真如鬱南風所說,裡邊還有殘存燃料,那就更好了。
勉勵了一番幾位科學家之後,嶽淵便離開地下基地,回到日常工作中。
兩年多以來,在幸存人類的共同努力下,許多因災難而倒退的科技慢慢被追了回來,但可控核聚變卻依舊沒有短時間內能突破的跡象。
在這種情況下,嶽淵不得不考慮把當初暫時被擱置的冬眠計劃給翻了回來。
再有一年,木衛四的能源消耗就達到專家預測的臨界點了,如果一年後還繼續這麼下去,那麼人類將隻剩下最後兩條路。
一是在木衛四上呆七十年,賭人類能在七十年內把可控核聚變變成現實,成則生,不成則因能源耗儘而滅亡。
二是造好飛船後直接上路,賭人類能依靠僅剩的核裂變燃料,躺過星際塵埃,跨越星海,抵達最近的恒星係統。
其實認真說起來,真正的路也就這兩條。
至於冬眠計劃,則是第二條路的優化版,讓大部分人以及大部分工程、研究項目都進入冬眠,隻保留建造飛船相關項目。
專家估測,如果啟動這個方案,那麼將有三分之二人口進入冬眠,五分之三的工程項目以及研究項目被按下暫停鍵。
換來的是更為保險的燃料庫存。
相比於第一條路,嶽淵傾向於第二條改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