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這個時候,人類發現,赤焰文明一方的新艦製造速度似乎在不同基地變現出不同的效率,在開采資源的效率上也是如此。
效率最快的自然是其第三、第四、第五星域的製造基地,那裡的資源開采速度最快,而相對緩慢的則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第六行星基地。
這是探測飛船與對方交戰多年探測到的情況。
根據這種情況,人類專家認為,那是有無強人工智能的體現。他們猜測得非常準確,赤焰文明確實還有一個強人工智能為他們服務,但也僅限於生產製造方向。
在作戰方麵,他們那個買過來的強人工智能已經被人類摧毀。
當然,人類目前還不知道這個情況,還認為在之後的交戰中還會遇到對方由強人工智能控製艦隊的情況,為此,人類一方還專門製定出了許多應對策略。比如開發出專門用以計算對方旗艦所在的觀測程序、探測飛船之類的。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在這戰爭緩衝的數年中,人類不止製造新戰艦,還按照嶽淵之前的想法,有針對性地生產一些工程母艦。
這些工程母艦會被編入到艦隊旗艦的近衛隊中,目的是保障旗艦的關鍵大型部件在受創的時候,及時進行替換。
相當於戰場醫療船。
不過不是治療人員的,而是戰艦,所以叫工程母艦。
司職與維護工作的工程母艦不裝配武器,它隻是作為一個戰艦重要部件以及各種工程船的搭載平台。
第一次大規模戰鬥得來的經驗,讓人類在艦隊結構上,做出了相應調整。這種調整目的很明確,就是儘最大努力,消除強人工智能控製艦隊的弱點。
三年後,因為強人工智能的強大執行能力,人類艦隊的修複工作基本完成。至此,身在第十三行星基地的人類正式進入新艦製造工作中。
而在戰爭方麵,也因為艦隊修複工作的完成,之前的小規模衝突也漸漸增多,人類戰艦出動的頻次也在增加。
更有一次出動一百多萬艘戰艦前往打擊對方行星基地的事,赤焰文明一方也是如此。
戰爭在漸漸升級。
這是一個信號,雙方都知道,距離下一次大戰不遠了。
然而讓赤焰文明想不到的是,人類居然在比他們預想得要早兩年的時間點上,出動了一支三百萬艘戰艦艦隊,對其第六行星基地展開突襲。
因為距離的關係,星際交易市場也就是赤焰文明一方的主力艦隊壓根沒法及時支援,以至於在一場戰之後,其第六行星基地再次在人類艦隊一輪輪軌道轟炸之下,陷入癱瘓。
而這一次突襲,也讓赤焰文明洞悉到了人類像穩紮穩打的大致策略。為此,他們反而覺得安心不少。其實他們還真怕人類來一個直搗黃龍,不管不顧殺到其核心的三個基地。
時間很快來到第一次大戰之後的第六年,嗯,比原本計劃多了一年。這一年,維護修複完畢的天琴號再次出現在了星空之上,伴隨它的,還有一支數量達到六百萬艘的浩浩蕩蕩艦隊。
(本章完)
39288442。。
切割磁感線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