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一會後,大家夥差不多也看完了。
這時候作為報告主編人的劉紅嫣代表她的團隊開口說話。
她一開口,大家便靜下心聽,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定是關於圖示解釋的。
過去她一開口就直接開門見山:“大家也應該看得比不多了,斐波那契數列所形成的三維圖中,那些被我特彆標注的一組組數據,乃是我和諸多數學家、空間物理方麵學家在對數據進行研究之後偶然從某些複雜計算結果中發現的。
它跟之前我們探測到的各恒星數據和每個晶體位置代表的數值有直接關係,不過現在標注的是沒有換算過的數字。
我們可以將其套到先驅者的數學表達係統中進行再次計算,期間還需要加入空間曲率的一些數值,就像這樣……”
說著,柳紅嫣現場就通過計算機輔助和全息投影顯示的方式給所有人一步步演示起了計算過程。
一邊計算,她還一邊講解。
“大家看這裡,每一個相鄰的斐波那契數列構成的空間區塊中,都有對應的參數數值,這些數值來自於我們之前的數據……
不過不能直接用,因為它們還跟在每個波非那切數列三維空間區塊裡的環境因素有關!”
環境因素,在小宇宙空曠太空中其實沒什麼環境因素,所以這會兒柳紅嫣說的環境因素隻有一個,那便是各種波長的單色光。
果然下一刻就聽見她指著蝸牛殼的入口空間區塊說道:“比如這裡,大家看!這些是我們探測器從此處空間區塊中得到的各類單色光波長、排列規律等數據,
而這是量子色動力學關於,我們可以這麼計算。這是狄拉克矩陣方程,這是協變微分、這是量子微擾量子熱動力學關於離散問題的。
計算到我們這個地步,需要處理幾億甚至百億張費曼圖,最後我們就得到了這樣一組組數據。”
聽著劉紅嫣的講解,眾人皆明白了圖中每一組數據的由來,同時每個人眼中也露出了一絲絲期待。
因為蝸牛殼狀的三維空間圖中,他們明顯看到了由蝸牛殼入口到裡頭,一組組明顯變化的數值。
這樣數值滿足跟光速的倍數關係,雖然有些數值在經過光速倍數運算後存在一定誤差,但人類認為那是觀測數據誤差,而非計算。
那麼現在已經明確這份報告的所有意思,即:報告認為,人類前往蝸牛殼中心的方法錯了,並非可以隨意長驅直入,而是要從蝸牛殼的口,說著那個不存在的通道一路向裡。
在此期間,艦船的航速和航向都有要求,速度從低到高以一定規律攀升,直到最後的蝸牛殼中心才達到最高速度也就是38.941倍光速。
沒有為什麼,報告認為,這是先驅者設定的遊戲規則,先驅者會通過某種手段監測小宇宙中的一切,並將找到方法的艦船送去真正的傳承之地。
這種設定有些操蛋,可發現它的前提特彆隱蔽,那些數據就好像被故意隱藏起來一樣,且從發現數據但計算也十分困難。
按照發現規律的數學團隊的說法,他們完全是在一次腦抽風式的靈感中偶然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