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三艘探測飛船到來的時候,人類已經走遠了,而且曲速航行留下的尾跡也被大自然用時間抹去,要不然人類這一次還真就被發現了。
此刻,並不知道自己差點被發現的人類還沉浸在尋找天然蟲洞的旅程中,雖然一直找不到,但卻在這種過程中遇到了一些諸如多恒星係統之類的結構,倒也能精進人類對恒星演化的認知。
還遇到了一些漂亮的星雲、氣體分子團、以及一顆自轉速度超過以往人類記錄的中子星,像白矮星這種天體遇到的就更多了,就是傳說中的褐矮星沒遇到過。
這一路過來,人類可謂是見識了許許多多天體,就連沒有行星的恒星係統也見過,那是一個四恒星係統。
人類的天文學家經過長時間觀測和計算後得到的結論是,那個四恒星係統的行星因為引力環境的原因,全部都被那四顆恒星吞噬了。
可以說,人類長時間找不到天然蟲洞的疲憊被這些發現衝淡了不少,至少不是什麼收獲也沒有。
而在這段時間裡,那些致力於萬有理論的科學家沒有因為找不到天然蟲洞而什麼都沒做,他們同樣也在各自領域裡兢兢業業,試圖另辟蹊徑掌握萬有理論。
就比如那些想從負能量方向入手的科學團隊,他們就一直在做這方麵的努力,試圖通過人類現有的科技,把負能量製造出來......嗯,製造出來或許對現在的他們來說太激進了,所以很多人覺得隻要能在實驗室中證明負能量存在就已經很不錯了,當然了,他們努力的方向還是製造。
人類確實已經知道負能量的存在,但並不是實驗知道,而是先驅者告知的。
眾所知周,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彆人告訴你這東西存在,隻是讓你心裡有個底,但也僅此而已。
想要研究明白甚至掌握,那還得要在實驗中拿到切實數據,要不然還是等於零。
所以這些研究看似沒有什麼進展,但絕對不是沒用。
就拿鄭九原所領導的科研團隊來說,他們在這段時間裡就是一直在實驗室各種倒騰,目的隻有一個——負能量。
早在地球時代,人類對負能量就有一定認知,並且還給出了好幾個生產負能量的辦法。鄭九原的團隊就是在那些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試圖將那些想法變為現實。
還真彆說,在不斷實驗的過程中,還真被他們找到了一些負能量實驗數據。
剛開始的時候鄭九原的科研團隊做的是卡西米爾效應實驗,他們試圖通過卡西米爾效應創造負能量。這個方法理論上沒有問題,但真正到實驗裡頭做的時候,他們發現很難,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完成一次次實驗後,到底有沒有負能量生成。
探測手段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用卡西米爾效應創造的負能量實在太少太弱了,以人類現在對負能量的認知,壓根就沒有那種精密探測技術,因此在做了無數次重複試驗後,他們隻能另尋他法。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