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斥力波?(2 / 2)

這個發現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研究的突破口,因為此種性質跟引力波、電磁波的形成實在太像了,哦不,在某種程度上簡直一模一樣。

因為但凡有些科學素質的人都知道,任何有質量物體的變速運動都會產生引力波,必須是變速運動,勻速不行,當然物體還不能是球對稱且運動狀態發生加速度變化的頻率必須高於引力波頻率的最小值。

同樣的,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任何電荷的變速運動都會產生電磁波。

那麼負物質既然是物質,且質量不為零,那麼當它們不是球對稱的時候做變速運動,是否也會產生引力呢?

科學家們試圖從物質類比方麵,對發現的負物質進行研究,不過他們一開始就遇到了個大難題,那就是如何讓那些探測到的負物質變速運動起來。探測倒不是問題,人類對引力波的探測有許多辦法,且十分精確。

在地球時代就可以測量到一個原子核的千分之一長度的變化,即納赫茲級引力波探測,現在更是不用多說,隻要變化人類就能探測到。

至於如何讓負物質發生變速運動,現在人類肯定是沒辦法把那些負物質提取出來的,也不知道怎麼保存,所以人類的想法是用大質量探測器貼著天然蟲洞表麵做變加速靠近,然後讓負物質在和物質發生斥力作用的時候,被推著加速。

這個辦法大家都覺得可行,但真正做起實驗來卻十分困難,遇到許多要攻克的技術難關,人類無數科學團隊共同努力的八年時間才完成這項實驗。

然而實驗結果卻給人類沉重打擊,探測器並沒有探測到由負物質產生的引力波,哦...或者叫斥力波。畢竟人類的探測器是正物質,相對負物質產生的‘引力’而言就是斥力了。

當然,負物質是負質量的,對於負物質本身而言,就比如兩顆由負物質構成的中子星相撞,它們產生的就是其實也叫引力波,當然是對負物質而言。

沒有探測到斥力波,人類心情固然沉重,畢竟這跟正常邏輯有巨大出入。擁有負質量的負物質彼此之間有引力反應,且力的大小更距離平方成反比,這是人類之前得到的結論。

而在往後的實驗中,人類也探測到了它們與正物質之間存在斥力反應,且斥力的大小也個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些都符合人類的正常邏輯思維,大家也覺得很合理。

不過現在,人類居然沒有探測到‘斥力波’的存在,這就出乎意料了。剛開始人類以為是自己的探測器不夠精確,又或者負物質塊的負質量不夠大,以至於其運動狀態發生加速變化的頻率低於‘斥力波’頻率的最小值。

但經過無數次實驗修正之後人類發現,並非如此,這一負物質實驗確實出現了反人類邏輯的現象。

大自然如此必然有它的原因,並不一定符合自己邏輯才是對的,踏上星空這麼多年,人類早已明白這一點。

所以在短暫失望後,人類的科學團隊便潛心去研究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而不是一直楞在一聲聲不可置信中。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