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超弦、弦(1 / 2)

那麼人類到底在極微觀世界看到了什麼?或者說朦朦朧朧的感知到了什麼?

答案是構成極微觀世界、微觀高維結構、乃至可能是宇宙最基本的東西,也是十分虛無縹緲的東西,弦!

那是一個通過許多年訓練,完成意識認知進化的科學家的描述,他說自己所“看到”的極微觀世界的東西,可能就是由弦構成的各種神奇結構。

但具體是不是他也說不準,因為沒人見過弦。

他說是弦,也隻不過是因為在人類文明的知識體係裡,弦被說成是宇宙最微小震動罷了。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他以為自己看到了弦結構。

具體是不是,那還要進行大量的驗證。

如何驗證?

自然是把他“看到”的結構拿來跟現有的弦理論對比,對得上就是人類文明物理理論中的弦,對不上就說明可能不是弦,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弦理論錯了。

那麼如何對比呢?

當然不能用“看到”這種主觀感受去對比,而是通過“看到”進而得到規律總結的公式、定律,再與人類自己的理論推導的東西進行對比。

這個研究或許可以讓超弦理論從假說變成真說。

說起來,超弦理論對於如今身為五級文明的人類而言,仍舊是個假說。

人類的物理學家一直對超弦理論特彆感興趣,因為它迫使人們改變了對物質性質的理解。而人類對物質性質的理解,最早是在春秋時代,那時候人類就已經認識到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點粒子組成。《墨子》一書中就有記載:“非弗其斫,則不動,說在端。”意思就是說物質不斷從中間分割,直到無法再分割,此時的物質便叫做“端”。

墨子所說的“端”實際上就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點粒子理論。端點為什麼叫端點,就是因為墨子定義了“端”的含義。

墨經裡還說:“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端,即是組成物體無可分割的最原始的東西。也可以理解為宇宙整體混沌無序的渾沌狀態的最初出現的就是“端”。

古人隻是受限於時代局限,並不傻。相反,先哲的成就遠比常人認知的高,我們現在使用的許多定義都是墨子搞出來的,比如規、矩、圓,形容時間的“久”,代表空間意思的“宇”,數學中的“倍”“平”概念,物理學中最早的“力”概念,杠杆原理的阻力臂“本”、動力臂“標”概念等等這些,都是墨子這貨最早定義的。

而“端”,就是人類最早的不可分割點粒子認知。

不過超弦理論卻說,自然界的最終建築塊皆由微小的振動弦組成。如果它是正確的,便意味著所有物質的質子和中子,電子、誇克,以及人類身體到遙遠恒星,皆由弦組成。

在這之前,人類文明沒有人見過理論中的弦,因為它們太小以至無法觀察,理論上弦隻有質子的千億分之一大小,而事實上人類文明的探測技術已經很先進了,就連“小灰”那種納米采礦機器人都能造出來,可仍舊看不到理論中的弦。

原因是用探測器“看”,實際是一個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過程,以至於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一直止步誇克。

而現在,人類通過意識連接設備,以另一種方式“看”到了弦的輪廓。

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沒準真能完善超弦理論,用弦代替點粒子概念去解釋點粒子的多樣性和自然界中由點粒子交換所產生的力。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