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1 / 2)

就在出兵琅琊之前,劉備曾回複北海的使者,請孔融棄了北海,來徐州共治大事。

算算時間,孔融估計已經準備南下了。

萬一撞著尹禮,那孔融豈不危險?

當然了,堂堂北海相,按理說不應該懼怕一個泰山寇。

但孔融他菜啊。

連黃巾賊都搞不定,更彆說對上戰力彪悍的泰山軍了。

從軍事角度上講,圍城戰要比野戰難打十倍有餘。

孔融據守北海,通過守城對上黃巾軍,都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如今若是野戰對上更加強大的泰山軍,怕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若孔北海有失,備之過也。”

劉備麵色凝重,有些懊惱。

曆史上的孔融是在一年半後,才被袁譚打敗的。

不過前一年是田楷幫他在前麵扛著,後來被打敗後,孔融就頂不住了。

被袁譚打得隻剩下幾百人。

史書上描寫這段曆史時其實寫的還挺幽默的,叫:

——“融隱幾讀書,談笑自若。”

也就是袁軍打來了,孔融絲毫不慌,還擱那讀書談笑自若呢。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周公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結果下一句就是:

——“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

晚上就被袁譚攻陷城池,孔融狼狽出逃,老婆和孩子全被俘虜了。

屬實是又菜又愛玩。

其實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孔融是真的不會打仗,更不會用人。

敵人突到臉上來了,你不到城牆上去鼓舞士氣,還擱那讀書嬉皮笑臉。

將士們看到了,會不會寒心?

“今尹禮北上,必攻北海。”

“孔北海棄城南下,若遇尹禮,必然交惡。”

李翊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臧霸有些疑問:

“袁本初對青州誌在必得,現在其正與公孫瓚交戰,暫時無法顧及到北海。”

“即便尹禮下了北海,又豈能長久?”

李翊笑道:

“公等盤踞琅琊多年,難道會不知天下之勢?”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用人多為世家子弟,此事眾人皆知。”

“尹禮出身寒門,難為袁氏所用,彼若能下北海,然後獻予袁氏,必得重用。”

“若袁氏未能克青州,其坐鎮北海,亦不失為孔融。”

李翊一席話,便揭穿了尹禮的動機。

臧霸、孫觀等人臉上驟變,紛紛露出驚奇的目光,齊聚這位年輕的軍師身上。

“我等與尹禮相熟多年,竟都未能猜透尹禮的心思。”

“李先生竟隻憑一張地圖,便能洞察尹禮的圖謀?”

“看來民間傳言,李先生乃天下奇才所言不虛。”

泰山眾將思緒翻騰,眼中漸漸浮現折服之色。

同時心底裡又有些後怕,大夥兒都紛紛慶幸當初同意了臧霸投劉的決定。

要不然,他們將麵對一個極其可怕的對手。

僅憑現有的信息,就能將尹禮的圖謀扒的底褲都不剩,實在是太可怕了……

當然,眾人之中最為心驚的是劉備。

“幸得軍師心思縝密,識破尹禮圖謀,若不然孔北海危矣!”

話落,麵色一正,當即喝道:

“趙雲聽令!”

趙雲從席間走出,慨然聽令。

劉備搖手一指:

“汝率八百胡騎,即刻北上,追擊尹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