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初步的工作方向和分工之後,眾人繼續深入交流著可能麵臨的挑戰與應對之策。
歐陽悅琳:(有些擔憂地)在推廣教育普及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不同國家教育體係差異的問題。有些地區可能缺乏基本的教育設施,這會是很大的阻礙。
艾莉絲:(沉思片刻)這確實是個挑戰。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小型項目做起,先建立一些簡易的學習中心,利用當地已有的資源,比如社區中心、寺廟之類的地方開展教學活動。而且我們可以招募當地的誌願者,經過我們的短期培訓後協助教學。
歐陽悅琳:(眼睛一亮)這個辦法不錯。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對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理解也有不同,我們的教材內容可能需要進行本地化的調整。
林羽:(點頭)沒錯,在我的評估體係研究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每個地區的文化遺產都有它獨特的內涵和價值,在開發和利用時都要遵循當地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我們的教育也應該體現這一點。
資深考古學家:(補充道)對於數字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我們也麵臨著新的問題。不同國家數字技術發展水平不同,如何保證全球範圍內數字文化遺產保護的技術標準和規範統一是個難題。
歐陽晨曦:(思考著)我們可以製定一個基礎的數字文化遺產保護技術指南,然後根據各國的發展情況提供不同層次的進階版本。並且在人才交流機製中,增加技術幫扶的內容,讓技術先進地區的專業人士去指導相對落後地區的同行。
艾莉絲:(表示認同)在國際合作方麵,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利益訴求,有時候協調起來很困難。我覺得我們要充分發揮仲裁機製的作用,公平公正地處理每一個爭議。
歐陽悅琳:(接著說)對,而且我們要在合作項目開始之前,就通過詳細的協商和明確的協議來界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後續的爭議。
王隊長:(認真地說)資金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我們現在雖然吸引了一些社會資本,但要想全球性地推廣教育、保護項目,還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源。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與國際金融機構進一步合作,爭取一些專門針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項貸款或者讚助?
林羽:(表示讚同)這是個很好的思路。我們可以讓金融機構看到文化遺產保護背後的巨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比如文化旅遊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等。
資深考古學家:(笑著說)我還擔心年輕考古人才的流失問題。雖然我們設立了專項基金鼓勵研究,但在一些國家,考古工作的待遇和環境相對較差,可能會使人才轉向其他領域。
歐陽晨曦:(思考後提議)我們可以與各國政府合作,製定一些改善考古工作待遇的政策建議。並且在人才庫中,除了關注現有的專業人才,也要注重發掘和培養潛在的人才,從教育體係的早期階段就開始進行引導。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可,在這樣的交流討論中,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全球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雖然前景光明,但道路依然充滿各種挑戰。然而,他們的決心也更加堅定,為了人類的文化遺產,為了傳承曆史文明,他們將攜手克服一切困難,向著更加光明的未來堅定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