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與西班牙人的大交易,肉眼可見的提升了南洋公司裝備和訓練的正規化,隸屬於護衛隊的士兵們全都換上了西班牙式盔甲,包括頭盔和胸甲。
下身依然是青灰色的粗布褲子,綁腿和寬口黑布鞋,看起來威武而又利索。
當然了
在正常訓練的情況下,南洋公司護衛隊並不會配備盔甲,平時裝備都放在老營中,放假外出也不會佩戴。
隻有輪到每個月一次的執行南下騾馬商隊護衛任務,隊員們才會穿戴整齊,護衛商隊一路南下。
此次西班牙商人帶來了1600副西班牙盔甲,全都是軍隊使用不知道多少年的舊貨,能夠看到刀槍甚至彈痕的印記。
但這並不妨礙使用,西班牙商人同時還帶來了2200杆法製1777年式步槍,也就是共和九年式燧發槍。
這批槍械並非生產於1777年,槍械銘牌表明,而是在拿破侖鼎盛時期的1806年生產,同樣屬於拿破侖帝國的軍事遺產之一。
在那個年代
百萬法軍憑借著共和九年式燧發火槍和無畏的戰鬥精神,跟隨著拿破侖皇帝打遍歐洲無敵手,創造了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這批燧發滑膛火槍雖然已經擁有超過50年的曆史,但是在射擊場上表現依舊良好,而且結實耐用。
這歸咎於其優良的質量和滑膛步槍的特性,不存在長期使用後,膛線被磨掉的弊病。
早在1789年,時為法國炮兵二級上尉的蒙福爾曾使用四支1777年式步槍各自射擊了10000次,發現它們依然可以正常射擊。
十六年後,已經成為上校蒙福爾取出其中的第2、3號步槍再次測試,2號步槍在射擊4443次後因為操作失誤而炸膛,3號步槍在射擊12281次後仍然狀態良好。
這個例子說明,共和九年式燧發步槍經曆歲月滄桑,其可靠性依然值得信任。
馮國輝安排南下的騾馬商隊,給駐守在岩望城,婆羅摩鎮和田家鎮的夥計們,帶去了充足的盔甲和燧發步槍裝備。
這次拿到了2200杆法製共和九年式燧發火槍,馮國輝索性給全體士兵全都進行了換裝,將原本的240多杆雜牌火槍全部淘汰,收上來鎖進軍火庫中。
除了騎兵外,人手一杆燧發火槍。
總計配發了1400餘杆燧發火槍,另有500名新征募的新丁,近期已徒步前往爛陀山礦場集訓。
在那裡
新丁將經曆為期三個月的全麵軍事訓練,從隊列到軍律,從搏殺到使用槍械,都會有一個脫胎換骨的改變。
到了封閉集訓結束後,將會統一配發共和九式燧發步槍。
這樣一來
南洋公司將會成為一隻擁有完整法式裝備的武裝力量,唯一欠缺的隻有炮兵隊,因為缺少炮兵教官,暫時還籌建不起來。
馮國輝和他手下的這些夥計們,沒有一個精通炮兵作戰,也沒人玩過這麼大威力的武器,暫時隻能擱置下來。
進入1859年2月份以後
南下的騾馬商隊遵循著馮國輝的命令,將尤素夫部族的土著精壯男丁強行攤派了勞役,以三兩百人為一隊陸續押解至泗水城。
至此,營建碼頭的工程便正式開始了。
到了二月下旬,彙集到泗水城外碼頭工地的土著勞役已達到千餘人,在一些華人工匠的帶領下,熱火朝天的乾了起來。
此時已經是雨季的尾聲,清晨剛下過一場雨,太陽出來以後豔陽高照,很快就將石頭上的水跡曬乾了。
馮國輝來到工地,眼前景象與兩個月前已經大不相同,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麵。
原本鬱鬱蔥蔥的森林被砍伐了大片樹木,砍掉的枝葉堆成高高的小山,一排排的大樹整齊堆放成垛。
原本海岸邊的低矮小山就像被剃了頭的禿子,灌木都被清掃了乾淨,刨出來的樹根曬乾後,拖到山岩下點燃熊熊大火。
濃烈的火焰時刻炙烤著山岩,將山岩燒的“劈裡啪啦”發出一陣又一陣的碎裂響聲,再澆上大桶大桶的冷水後,不停的有大塊大塊的山岩崩落。
麵向海岸的這一片低矮山頭,被濃煙熏得一片漆黑,大片剝落的山岩都是從這裡取下,形成了離地約有10餘米的垂直岩壁。
從山岩上取下來的大塊石頭,若是過大,還會用鐵錘或者鐵釺劈開,然後用牛車輸送到海堤工地,一塊又一塊的壘砌起來。
海堤工地下挖了2.5米深,2米2寬,底層用石粉和碎石夯實,放置竹籠,再將大塊的岩石推下去,然後用混合灰勾兌成一體,達到混凝土的堅實效果。
鐵絲編織的竹籠,在裡麵就相當於鋼筋的作用,凝結後將岩石砌築的堤壩形成一體。
所謂的混合灰,就是土灰和洋灰用2:1的比例摻合起來使用。
這是經過實驗得出的效果,不同比例的土灰和洋灰摻合起來,2:1使用基本上不降低多少凝結強度。
土灰主要是火山灰,燃燒後磨成粉的貝殼粉,石子,石灰加上煮熟後的糯米水製成,砌築的效果也非常好。
唯一的缺點,就是凝結太慢,在泗水這樣光照充足的條件下,也需要十多日才能凝結到最高強度。
加入洋灰之後,三日即可。
馮國輝帶著手下人在施工現場視察,這裡碼頭上的大片土地已經平整過,有一小部分墊上了火山灰,石粉和碎石子。
用老牛拖拽著數百斤重的石碾子,反複碾壓,形成平整板結的廣場。
下一步,就需要用從山上取來的石板鋪砌,形成堅實耐用的碼頭廣場。
規劃中一千多米長的大堤,底層基礎已經修築了400多米,這部分泥土回填,隻露出小腿那麼高的石砌大堤。
剩下的還在澆灌基礎,大概再有兩個多月時間,這些基礎將會全麵成型。
站在岸邊
可以看到兩排大木頭向海中延伸,寬約6米多,長約70多米,全都是50公分直徑的筆直木料,一頭削尖埋入海灘裡。
距離海防大堤70多米,是落大潮時最遠的海水線。
每一根木料都深入沙灘4米多,相互間用卯榫結構緊密連接在一起,頂麵用一尺厚的木板鋪砌,形成一條長長的木製棧橋。
在棧橋的前端
有十數根正在施工的木枓,這些一頭削尖的木料插在海水中,木料上還係著幾根繩索固定,避免其傾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