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錢財滾滾而來
數日後
1859年7月4日
泗水城
時隔三個多月,南洋公司再次與西班牙人秘密成交了兩船香料走私貿易,數量總計達530餘噸,價值218萬銀幣。
這筆交易,基本上將南洋公司近段時間囤積的香料消耗的七七八八,極大的強化了公司財政,使原本近乎枯竭的儲備資金再度充盈起來。
基本上每頓香料(注,統貨,包含各種香料品種)價值四千餘銀幣,西班牙商人也非常豪橫,直接運來了50噸高品質墨西哥白銀交易,抵充兩百萬呂宋銀幣。
剩餘部分以360餘匹西班牙種馬和運輸6200名華人移民費用抵充(注,自呂宋群島至泗水),雙方皆大歡喜。
每一年的上半年度和下半年度,都有一艘來自墨西哥的運銀大帆船抵達馬尼拉,每船至少運來三至四百噸白銀錠,其支付能力毋庸置疑。
南洋公司已經預定了下半年共計150噸白銀,所要付出的將是六船香料,這差不多是整個東爪哇地區香料產量的大半。
既然已經撕破臉,南洋公司也不裝了,反正愛咋咋地。
這多出來的0.1,就是南洋公司收取的鑄幣稅了。
“大帥,這套進口的英國設備真不錯,生產出來的銀幣做工精美,規製統一,尤其是紋飾,還有大帥的正麵像清晰飽滿,品質非常高啊。”
製作發行屬於自己的錢幣,是南洋公司的既定計劃,在這個貨幣發行混亂的時代,並不顯得突兀。
南洋銀幣則是用雕刻底板軋製成型,每一枚銀幣的重量統一25克。銀幣圖案精美清晰,飽滿而有立體感,類似於後世的袁大頭銀幣那樣形製統一。
“確實不錯,可以大規模的生產流通,這套銀幣就叫南洋幣好了,下一步還要生產相對應的銅幣。”馮國輝神情愉悅的點頭拍板,今後流通整個南洋地區的南洋幣由此誕生。
馮國輝之所以選擇西班牙商人,而不是英國商人進行交易,主要考量就是西班牙勢力無法對泗水形成威脅。
進入7月份以後,南洋公司也不準備繼續支付第3季度的泗水地區稅收,慢慢露出了狼崽子的尾巴和鋒利爪牙,準備以割據軍閥的態勢迎擊荷蘭白人的進攻。
現在這個年代,有點實力的土邦王或大商人都自己私鑄貨幣,在各自的管轄區內流通。
“果然是大師手藝,這套銀幣底版雕刻的好,生產出來的銀幣質量當然高。”
多一個南洋幣,沒毛病吧?
依靠著剛剛交易來的50噸墨西哥白銀,可以生產出200萬枚南洋銀幣,一枚銀幣的單位為一元,也就是200萬元。
一般來說,呂宋銀幣鑄造的歪瓜裂棗,因為其實大多是鑄造而成,重量多了就用銼刀銼幾下,每一枚含銀量大致在24.7~25.05之間。
“彆忘了墨西哥白銀的成色好,達到了93.05%,延展性和含銀量都比較高,每一枚銀幣含銀量25克,正好與呂宋銀幣1:1兌換。”…。。
有英鎊,法郎,西班牙比索,荷蘭盾,大清製錢,也有各地土著王國發行的鐵錢,鉛錢,銅鐵,還有大商人發行的私鑄錢。
泗水城的馮家大宅內
即1.1枚粗製濫造的呂宋銀幣,可以兌換一元南洋銀幣。
偌大的西偏院傳來蒸汽機運轉特有的“嗤嗤嗤……”有規律的聲響,馮國輝帶著鄭秀才等人站在軋製機械旁,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剛剛生產出來的亮閃閃銀幣,滿是喜悅的神色小聲交談著。
在整個荷屬東印度群島,名目繁多的錢幣數量高達四十餘種,主要流通的也有十幾種錢幣。
在南洋銀幣的正麵,是馮國輝身穿帥服,頭戴軍帽的正麵大頭像,看起來清晰而飽滿,人物線條栩栩如生。
今後在東爪哇地區的商業貿易中,就將開始廣泛使用南洋銀幣,其與呂宋銀幣的兌換是1.1:1。
而英國人則不同,若是惹得英國人的眼紅心熱,他們有100個方法能夠插手進來,“強盜邏輯”指的就是英國佬的思維。
沒有足夠的底氣,還是小心為上策,千萬彆連皮帶骨頭被英國人吞了。
周圍一圈飾有月桂花的飾邊,下方則是捆紮的麥穗圖案,寓意著在南洋軍大帥的領導下五穀豐登,稻穀滿倉。
在南洋銀幣的反麵,則是極富有辨識度的太極旗圖案,圍繞一圈則是“公曆1859年製,南洋公司已未年第一版銀洋製”等字樣。
一塊南洋銀幣的幣值,統稱“壹元”。
今後通過發行南洋銀幣收回舊的呂宋銀幣,重新回爐鑄造後,生產出新的南洋銀幣流通市場,從而慢慢的以新汰舊。
而這個鑄幣廠,就設在馮家大宅的西邊院裡,一整套的硬幣衝壓生產機器,從白銀板條軋製,衝壓銀幣坯,到模壓成型,僅需十餘人操作即可。
每天的產量達到16,000餘枚,首先將應用於十幾家南洋日用百貨商店,然後擴展到木材廠,南洋錢莊,泗水城的各商號,賭場以及社會的各個層麵,廣泛用於工農業產品的交易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