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農業建設不能放鬆
一個半月後
1859年8月22日
在一眾精兵的環衛之下,馮國輝帶著鄭秀才,馮兆亮,林宗義,胡華山,胡老虎等人,走在寬敞明亮的切馬利德街上。
如今的切馬利德街已經改名,叫做7月1日大街,這是為了紀念南洋軍正式成立的日子。
原來麵積廣大的喬家老宅,如今改建成了南洋公司總部所在地。
南洋公司下轄的各家分公司都集中在這裡辦公,喬家老宅的對麵就是南洋錢莊,無論公司轉款還是轉賬都十分便利。
7月1日大街是率先改造出來的街道,這裡也是富戶雲集,南洋軍一眾首腦骨乾集中居住的街道,比起其他的街道多了一份尊貴和森嚴景象。
這條街道上高門大戶林立,隨處可見的軍官及其家眷,還有來回不停巡視的警察,令這條街道格外不同。
重新整治過後
原本的泥土街道鋪砌上了整整齊齊的青石條,隔出了綠化帶,新建了高規格的公共廁所,就隱藏在綠意盎然的喬木背後。
仿佛是一個土妞換上了洋裙,略施粉黛後格外不同,變得格外嬌媚起來。
走在這樣的街道上,下雨天,再也不會沾的一腳泥,晴朗天氣也不會灰塵飄揚,變得清爽整潔了許多。
“林翁想必知道,到了雨季,這泗水城往往大雨過後一片汪洋,城東的高處還好些。尤其是城西家家戶戶無立錐之地,全都泡在泥湯渾水中,需過幾日方能消退。”
城市公廁還要繼續修建,務求兩三百米就有一座,男女廁位分開,方便人們日常生活所需。
“哦……林某洗耳恭聽。”
今後還有大量的橋梁,城鄉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需要建設,也需要在其他城鎮中複刻泗水城的成功經驗。
“不錯,此乃天災地澇也,非人力可為。”
隨之而來的是在城鎮建設中,要注意下水溝渠的建設,萬萬不能忽略之。
相關警察,教育,衛生等開支,要列入市政委員會每年例行的公共開支經費中,這些錢可省不得……”
馮國輝從自家大宅出來和眾人一路說說笑笑的,就來到了南洋公司總部(注,原喬家大院),與眾人一起邁步便走了進去。
聽了幾句後便說道;
革除舊有隨地便溺的惡習,由各街坊組織負責任的老大娘巡視本街道地盤,對隨地便溺,破壞城市公物的惡行予以罰款。
有了優美的環境,要教導市民人人愛護。
“林翁恐怕有所不知,這城市下水溝渠的妙處,要等10月份雨季來臨後,方才能儘顯神異之處。”
“林翁謬誤了,大帥主導的城市下水溝渠工程因勢利導,從城中高處逐級而下,能夠將大量的降雨彙集到溝渠中迅速排出。做到不積水,不窪不澇,不影響城市民眾正常的營生,此乃是真正的功德也。”…。。
城市中要籌辦學校,大力興辦教育,以悠久的華夏文明教化蠻夷,心慕中華正溯,方為正理。
馮國輝麵帶微笑的走在中間,聽到左右的吹捧心中著實受用,但還沒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一邊說著,眾人來到了南洋公司總堂,馮國輝徑直去上首坐了,其他眾人各分左右坐下,隨即就有侍應奉上了茶水。
“若然如此,實乃萬民之福。”
抓到一次,罰款一角,累犯加倍。
鬼佬殖民該地區隻一味的索取,不思建設,在城鎮公共建設中的欠賬很多,道路和下水溝渠隻是最基本的方麵。
“大帥端的是好手段,泗水城的街道經過這一番整治後,煥然一新。讓我等居住幾十年的老人都認不出來,簡直比巴達維亞還要氣派,整潔乾淨更勝三分。老朽唯有欽佩無以複加,嘖嘖稱奇也。”
“我東爪窪地區地處熱帶,日照充足,降雨多,非常適宜於特色農業發展。
完成了南洋軍的二次改編後,手下的各步兵團分散至東爪哇各地,正在對偏僻鄉村和山匪流寇團夥進行持續清剿。
不斷有捷報傳來,陸續清剿的山匪流寇團夥已有二十九處,斃俘匪徒3170餘人,整體治安環境為之一肅。
如今的南洋騾馬商隊和種植園運輸隊,無論日夜行走在東爪哇的道路上,基本上沒有遭受匪徒侵擾的擔擾。
這與一年前相比較,簡直天壤之彆。
加上如今通往各城鎮的道路都經過拓寬、加固修繕,從北到南隻需要區區3日便可以抵達,極大的節省了運輸途中的人力物力。
鋼鐵廠、糖廠陸續投入生產,馮國輝得以將精力轉向農業生產領域,並且據此作出了相應的規劃。
南洋公司的重點,也轉到了農業生產領域。
千萬彆忘了,南洋公司一夜暴富的基礎就是靠香料走私,再換取大筆金錢的同時,才能全力的推行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