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打瞌睡遇著枕頭(求收藏,求月票,求支持,謝謝!)
哲帕拉要塞位於三寶壟以北42公裡處,因為地理位置的險要,向來是荷蘭殖民者重點防守的要地,也是最硬的一根釘子。
徹底拔除了這根硬釘子,對全體官兵的士氣鼓舞不可謂不大。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
馮國輝帶著手下的軍官進入哲帕拉要塞,這是一個兩級廣場防禦體製的歐式要塞,進入要塞大門後是一個半月形的廣場。
站在廣場上抬頭看去
眼前順著山勢還修建了一座更高的石砌城樓,隻要大門關閉,守衛士兵就可以居高臨下,對攻入廣場的敵軍士兵展開無情的屠戮。
這半月型的小廣場,類似於甕城,就是“甕中捉鱉”的意思。
值得慶幸的是
防守要塞的荷蘭軍隊大部分兵力被誆騙到了港口,或擒或殺,剩下的160多名荷蘭士兵人手嚴重不足,全都衝在第一道要塞防線去防禦。
這第二道防線完全是個擺設,壓根無人防守。
此情此景,馮國輝也不禁心潮起伏。
站在石牆邊向下看去,距離下麵的小廣場約有十多米高。
結果要麼是城破,要麼是進攻的敵軍在承受巨大傷亡的同時站不住腳,含恨退出去。
即便敵軍攻入了甕城,也無法在巨大的傷亡麵前支撐多久。
順著青石階梯蜿蜒而上,很快到達了上麵一級廣場,這裡修築了大型的城堡式建築,環繞一圈的石屋用作營房和倉庫,甚至還有一座小教堂。
“報告大帥,我們在鬼佬的倉庫裡找到不少好東西,有幾十門嶄新的火炮,還有大量的槍械,彈藥,您要不要親自去看看?”炮兵一營長胡華山滿身硝煙的走過來,神情中抑製不住的興奮。
受傷的士兵們得到郎中的全力救治,輕傷的還好些,重傷的幾十人恐怕熬不過今夜。
擔任主攻的何強麾下第4團傷亡最重,除了陣亡69名官兵外,還有177名輕重傷,傷亡超過了三分之一。
這個年頭乾炮兵可是個苦差事,每一發炮彈發射以後,大量未燃燒完全的黑火藥,便會形成濃重硝煙。
算算時間,距今已經有120多年。
南洋地區的太陽落山很遲,總要到接近八點時才會天黑。
一團一團宛如黑霧似的,將炮兵熏的就像是從煤洞裡鑽出來的礦工一樣,隻露出雪白的牙齒。
炮兵一營雖然在火炮對轟中傷亡較大,但由於下一步戰鬥攻堅的需要,除了傷病員留下休整以外,其他的炮兵依然要隨軍作戰。
身上那股濃重的硝煙火藥味兒,隔著遠遠就知道是炮兵。
陣亡的士兵已經集中的擺放,準備焚燒後帶回骨灰。
站在石牆邊,看著天邊仿佛染上一層殘血的夕陽落入海平麵下,鼻端是混合著濃重血腥味的硝煙,受傷士兵痛苦的呻吟斷斷續續的傳來。…。。
下一步,計劃將第4團安置在哲帕拉要塞修整,並且擔負起要塞防禦職責。
大型蓄水池,馬廄和一些用於士兵居住的石屋都在下層廣場周邊,以敞開式的居多。從上層的箭垛空隙中,可以方便地對下層廣場區域展開無死角的火力或遠程弓箭打擊。
聽說繳獲了大批火炮,馮國輝頓時也來了興趣,立馬點頭說道;“走……我們去看看,鬼佬在這個要塞裡藏了什麼好東西?”
馮國輝走過去一看,好家夥!
有4間石屋中都滿滿當當的存放著嶄新的岸炮,有三門60磅長管青銅岸炮,看看炮身上的製造銘牌,竟然是1736年的貨色。
上層廣場的這一圈石屋裡,以倉庫和軍官宿舍居多,還有一些要塞炮兵住所,發現的大量武器裝備也是在這些石屋中。
這估計是要塞三門主炮的備份,由於哲帕拉要塞炮台經曆的戰事不多,始終沒有派上用場的機會,所以放在倉庫裡吃灰100多年。
好在這些火炮經常保養,炮身和炮膛上都塗了厚厚的一層油脂,因為時間長都發黑發黴了,但抹去後,炮身光亮如新。
此外還有6門48磅重炮,12門32磅岸炮和12門18磅岸炮,全都是嶄新沒有用過的,生產日期距今三五十年不等。
岸炮與艦炮的區彆
就是前者的炮管長,火炮底座更加粗笨堅實,還帶有轉向功能和自動回位功能。
岸炮對空間和重量都不敏感,所以整套火炮係統粗笨龐大,火炮射程遠,威力大,控製海域的麵積就大。
風帆艦艇空間狹小,所以後者短短粗,追求的是火力猛,殺傷力強,但是射程短。
所謂岸炮的自動回位功能,就是在岸炮射擊猛然向後坐的同時,沿著向上升高的炮座鐵軌運動,在最上端,還有粗大的彈簧阻止。
通過這樣的措施,能抵消岸炮巨大的後坐力。
當岸炮底座運動到三角形炮座的上止點後,後座力基本消失,然後憑借著慣性下滑至正常炮位,可以繼續裝彈開炮。
岸炮因為重量極大,非常笨重。
火炮發射後,在巨大的後座力作用下會偏離原來發射位置,僅憑炮兵用人力無法推動,所以設置了自動回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