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勿裡錫堡(1 / 2)

第132章?勿裡錫堡

梭羅市

在整個爪哇中部岸朱,新埠頭,莫佐克托等城鎮逐漸進入大舉重建階段時,馮國輝已經率領南洋軍主力,移師至梭羅市。

並且在此沿防禦線一字排開,進行長期駐紮休整。

截止到二月底

南陽軍的總兵力從1.65萬穩步上升到1.85萬,以每個月千餘人速度穩步增長,補充戰爭傷亡消耗。

在順利完成對中部叛亂土著圍剿戰爭後,臨時性的東方兵團和西方兵團的番號也隨即撤銷,各師兵力歸於常規直轄。

以胡老虎所部為核心主力成立的西方兵團,在解散後,三寶壟師所屬兵力陸續撤回原駐地,即三寶壟市周邊地區。

後續補充的兩千餘名新兵,以梭羅機動部隊為主,使這支部隊的兵力增長至3800餘人,計劃在下個月正式成立梭羅師,並授予正式番號。

如今彙集在梭羅市的兵力,總計約6900餘人,由大帥馮國輝親自指揮,對來犯之敵實施要塞防禦作戰計劃。

總體來看

處於戰爭第一線的三寶壟至梭羅戰線上,南洋軍彙集的兵力約1.18萬人,剩餘的6700餘兵力駐守在後方各重要城鎮。

每月穩定增加千餘人的兵力,不但沒有加強南洋軍主力,反而因為新占領中爪哇地區而大幅攤薄。

這也導致了南洋軍兵力局促,防禦有餘而進攻不足。

從內心中

馮國輝也希望一下子將南洋軍膨脹到4~5萬人,將能夠征募的華人勞動力全部征募起來,窮兵黷武的擴大地盤。

理智告訴他這行不通,也甭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南洋軍占領區內有太多的工業企業需要勞動力,以及廣大的土地需要耕種,甚至高達7.7萬人的土著苦役營(注,礦山除外),也需要數千人執行監督勞動。

所以,當前的兵力增長空間有限,隻能徐徐圖之。

梭羅市位於爪哇島最大的梭羅河邊,這條大河發源於中部的梭羅地區,全長五百六十多公裡,向東流入爪哇海。

河流大部分地區平靜而寬闊,適宜發展內河航運,給中、東爪哇人民帶來了航行和灌溉的便利。

梭羅河河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成為爪哇“穀倉”,是傳統盛產糧食的地區。

以梭羅市為防禦點

其西北方向沙拉迪加約79公裡,是主要的防禦方向,荷蘭軍隊在攻克了沙拉迪加之後,大概率會從這個方向入侵。

因為這是一條數百年曆史的古乾道,路基堅實曆經風雨滄桑,較為適宜於大隊車馬運動,有利於後勤供應。

而位於西南方向的克拉登,荷蘭軍隊從這個方向進攻的可能性極小。

既繞路向南,道路條件也不好,恐怕得一路修著過來,耗時耗力也不討好。

所以南洋軍的主要防禦方向就在西北,以古馬打蘭王國時期的廢棄堡壘要塞為主,經過修繕後重兵駐防。…。。

廢棄堡壘分為兩座,一前一後徹底阻斷了古道。

前方的堡壘叫做勿裡錫堡,後方的叫做大河堡,經過修繕並且加建部分2米6高的堅牆,已經具備了相當的防禦能力。

馮國輝此刻就站在勿裡錫堡前方,這裡處於群山之中,距離梭羅市約有26公裡,平均海拔約247米,兩側山峰陡峭。

從防禦角度來看

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發揮火力,敵人需要經過長達七百六十多米的無遮無擋上坡,才能攻擊前進到要塞前。

這非常有利於對敵實施大量殺傷,估摸著,這種苦活累活應該是荷屬土著仆從軍承擔,白人軍隊可禁不起這樣的消耗。

馮國輝帶著軍官們一路向下行去,用雙腳踏遍周邊的地形,連很多山坳處都進去看了一眼,整整五天幾乎走遍了周邊20公裡範圍山區。

回來以後,對該地區的地形已完全了如指掌。

不得不說

古馬打藍王國在這裡修建防禦要塞,而不是其他更險峻的地方,考量的就是這裡綜合條件更優越,更難以突破。

這片山區的崇山峻嶺高低錯落,最高的有3000多米的山峰,矮的山頭也有幾百米高,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森林和熱帶灌木作物,極為難以逾越。

彆以為熱帶森林簡單,其中暗藏殺機。

多達131種的有毒蛇類,毒箭蛙,毒蟲和毒蠍子簡直防不勝防,更有大量沼澤蚊蠅,水蛭還有其他的什麼東西,再加上險峻的山頭,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馮國輝一度曾懷疑會有羊腸小道,能夠繞過勿裡錫堡,隨即當地人的解釋讓他打消了這樣的顧慮。

西爪哇地區確實盛產加魯特羊,尤其是加魯特周邊的一些土著部落,習慣於飼養這種大角羊,羊毛多用於編織羊毛毯,羊毛氈,羊毛線之類的用途。

爪哇當地熱帶植被茂密,可供加魯特羊食用的灌木植物非常多,不需要將羊群趕到人跡罕至的地區,純屬多此一舉。

所以在沒有土著部落生活的地區,就不可能有羊腸小道。

自古馬打藍王國時期,到後來的三佛齊王國和13世紀的滿者伯夷王國,以及荷蘭殖民者入侵後,這片群山密集的地區都沒有人煙居住,始終處於原始森林狀態,更彆提開發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