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海上大捷
海戰就發生在距離海灣不遠的地方,所以匆匆趕來的荷軍高層,全都站在碼頭上用望遠鏡眺望,心中焦急萬分。
尤其是南洋海軍的九艘風帆戰艦一字排開,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時,幾乎驚掉了科赫中將的眼球,他難以置信的問道;
“哦,上帝呀,難道是我看錯了嗎?這些東方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戰艦?”
站在旁邊的政務官詹姆斯-勞登,克勞迪亞上校等人大眼瞪小眼,誰也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現在這種時候,誰又敢胡亂猜測呢?
荷軍皇家艦隊以6艘戰艦迎戰敵人的九艘,這讓所有的人把一顆心都提到了喉嚨口,心驚膽戰的注視著海麵的戰況。
戰爭規則大體都差不多,陸軍以兵力多欺負兵力少。
海軍以大船欺負小船,以船多欺負船少。
英國皇家海軍以百餘艘風帆戰列艦的強大陣容,穩穩的坐上了七海霸主的寶座,統治世界一百五十餘年。
荷蘭王國相同等級的風帆戰列艦隻有八艘,其中六艘在本土,兩艘在海外東印度群島殖民地,而且都是戰鬥力排在末尾的三級風帆戰列艦。
一艘就是如今的“鎮海”(注;原“萊文索格斯”號),另一艘就是“霍亨斯陶芬”號,如今各領著一隊戰艦正在血腥鏖戰。
當各自旗艦側身而過,隆隆的炮火震天徹地,碼頭上的荷軍齊聲高喊的加油助威,緊張的呼吸都停止了。
好在“霍亨斯陶芬號”不辜負眾望,在經曆了敵方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風帆戰艦的集火炮擊後,雖然艦艉燃起了大火,依然亳不停留的衝向前方。
這樣英勇的戰鬥,引來了碼頭上荷蘭軍隊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可惜好運氣到此就結束了,旗艦“霍亨斯陶芬號”在與第四艘敵艦交彙對轟時,明顯能感到艦上的炮火弱了下來。
而且船上主帆和副帆都被點燃,火借風勢迅速的燃燒起來,大片的火團從桅杆上飄下,又點燃了甲板上的大堆纜繩,一時間燒的火焰熊熊。
這把岸上所有人都看呆了,上帝呀,這還能打嗎?
此時的“霍亨斯陶芬”號上
聚勒少將口中吐著血癱軟的躺在舵機旁,他的胸口被七八個鐵釘鐵塊深深的鍥入,咕嚕嚕的冒著血,已經把少將軍服全部都染紅了。
他呆滯的眼光看向甲板,曆經一輪又一輪開花彈和葡萄彈鋪天蓋地的打擊,甲板上屍橫枕籍,依然能夠掙紮著戰鬥的不超過30人。
要知道,他的這艘旗艦水兵可足足有308人,即便底艙能剩下人數多一點,也基本失去戰鬥力了。
太狠了,輸的太冤了。
以“霍亨斯陶芬”號一側炮位計算,每輪全力轟擊可以打出18發炮彈,運氣好能夠斃敵七八人至十來人,基本頂了天了。…。。
至於擊沉敵艦,那基本不可能。
然而對方不講理的使用開花彈,葡萄彈和燃燒彈,“霍亨斯陶芬”號大火就是被燃燒彈引燃。
還有鋪天蓋地的葡萄彈,每一發打出來都清空一大片甲板,數以百計的鐵釘,鐵塊,鐵球和鋼鐵邊角料,劈頭蓋臉的像下雨一樣打過來,這他媽簡直太欺負人了。
每艘戰艦十幾發炮彈,就是十幾次數以百計的鐵釘鐵片呼嘯而過,躲都沒地方躲。
經過幾十輪血腥彈雨洗禮,就成這麼樣一個糟糕狀況了。
聚勒少將無助的眼神仰望天空,隻見天空是一片燃燒的火焰,然後“轟”的一聲,猛烈燃燒的主帆滑墜下來,將戰艦後部全部籠罩在熊熊的火焰中。
不消說,衝在最前方的旗艦將承受最大的打擊。
因為敵方艦隊蓄勢已久的第一次炮擊,將會完全的傾瀉在旗艦上,勢必會承受最大的傷害。
而尾隨其後的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第五艘戰艦……承受的炮擊會逐次減輕,敵方艦隊的炮手也會有傷亡,也會人手不足,來不及集火轟擊。
當南洋軍艦隊排在第五位的“鎮湖”號風帆戰艦,集火向著熊熊燃燒的“霍亨斯陶芬”號炮擊時,對方僅僅底層火炮甲板開了兩炮回擊,其他全都啞火了。
這一發現
讓“鎮湖”號立馬歡心雀躍起來,敵方的炮擊,對本艦幾無傷害,所有的炮手都迅速行動起來,準備對敵艦排列在第二位的風帆戰艦實施致命打擊。
葡萄彈,開花彈挨個塞進炮膛裡,準備給敵艦來一個厲害的嘗嘗。
海麵上的隆隆炮聲不絕於耳,曆經半個多鐘頭後,雙方艦隊的一輪戰列線對轟宣告結束。
而此時
站在碼頭上的荷軍官兵們全都臉色沉重,誰也沒有了歡呼雀躍的心情。
殘酷的海上戰鬥就發生在海灣中,肉眼可見的大火吞沒了“霍亨斯陶芬”號和另一艘風帆戰艦,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船帆被點燃,艦上死傷嚴重。
已經完全失去了動力,成為海麵上兩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炬。
幸存的水兵下餃子一樣跳下海來,抱著木板和酒桶載浮載沉,情況相當淒慘。
而南洋海軍雖然為首的幾艘風帆戰艦側麵被打的坑坑窪窪,但總體風帆沒有被點燃,傷亡亦在控製之中。
從隆隆不停的集火齊射就可以看出,戰鬥力損傷不大。
為什麼會這樣?
岸上的荷軍將領們一頭霧水,這時,頗為精通海戰的一位船長解釋說道;
“諸位大人,倉促迎戰的皇家海軍艦隊吃了大虧,恐怕難以再戰了。
從炮聲中可以聽出,皇家海軍艦隊發出的炮聲,沉悶而有力,打出的都是實心鐵彈,隻有少部分是鏈彈。
而東方人艦隊則不然,他們早有準備,以有心攻無備,所以皇家艦隊吃了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