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激蕩的艦娘們,一部分跟許星辰一起留在控製台監控全局情況,一部分跟著小重慶去了演習場上。
提督府的演習場的作用,除了提供儘可能安全的對抗演習場地之外,還有非常完善的武器測試功能。
對任何新武器而言,讓艦娘直接套上護盾當靶艦,都是非常危險而且不必要的操作。
絕大多數武器測試的時候,都會使用演習場提供的能量靶標來進行。
靶標是橢圓形浮筒結構的設備,上麵有專用的護盾生成器,可以模擬常見類型艦娘的演習護盾,模擬各種不同類型的打擊效果,並且自動記錄相應的數據。
演習場控製台的功能在升級之後,功能變得更加的完善、細致,而且全程實時追蹤、預測、記錄,事後可以隨時回放分析。
可以對整個演習場,進行相對自由的區域劃分,不再像之前必須按照固定的尺寸、區域、等級劃分。
小重慶的海鷹-1甲反艦導彈最大射程是85公裡,於是現在就專門劃了個等效100x16左右狹長區域來測試。
相比真實的軍艦,人形加艦裝的艦娘狀態下,艦娘們觀測距離、武器射程、武器威力、防禦能力,都會有明顯的縮減。
但是靈活性和隱蔽性,都大幅度的提高了。被發現、被鎖定的可能性,也大幅度的降低了。
兩種狀態各有所長,所以即便是能夠主動展開艦體之後,艦娘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選擇是否展開艦體作戰。
演習場為了降低成本,縮小建設規模,減少護盾和彈藥的能量消耗,大多都是隻允許艦娘狀態的戰鬥。
在艦娘狀態下的測試環境,都會用“等效艦體距離”來表示,等效90x16公裡的測試區,實際的尺寸是28x5公裡左右。
小重慶展開艦裝,站在測試區的最左側岸邊,右臂向前伸開,大拇指向上,朝著演習場比劃著,提前測算目標距離。
在距離小重慶等效80公裡的位置上,一個固定的模擬測試靶標,開始從小到大模擬不同類型軍艦。
跟著來現場的艦娘,也再次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守在小重慶身邊,一部分停在了靶標附近,當然,拉開了足夠的安全距離。
現在這兩個地方的艦娘,跟守在控製心的艦娘,通過實時無線電和擴音收音設備,實現了簡單的即時交流。
在小重慶準備開始的時間裡,大家都免不了有一句每一句的討論。
“等效80公裡,真的要這麼測試嗎?這真的是太離譜了,戰列艦都打不了這麼遠……”
“炮彈就算是能飛這麼遠,也沒有任何準頭了,誤差得用公裡記……”
“大概隻有飛,才能直接攻擊80公裡外的目標了。”
許星辰聽著少女們的議論,也不跟他們故弄玄虛,直接用最為便於理解的方式解釋:?“其實導彈這種武器,本質上就是高度特化精簡的一次性飛,小重慶正在發射導彈,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艦娘們聽到說明頓時恍然,然後立刻閉上嘴巴,打起精神關注重慶的導彈打擊效果。
伴隨著一聲簡單的“開始”指令,靶標上的護盾亮了起來,最先出現的是1000噸級的小型護衛艦。
早就準備好的小重慶,幾乎是在指令出現的瞬間,就按下了發射按鈕。
一架帶著白煙的“小飛”,直接從小重慶的艦裝上竄了出來。
導彈發射之前的“尋找目標”、“鎖定目標”的兩個步驟,在指令發出之前就已經完成了。
現在導彈直接起飛,然後助推器的推動下,一邊加速一邊爬高。
小重慶旁邊的艦娘看著眼前出現的小飛,控製台旁邊的艦娘看著被放大的真實發射畫麵,都是本能的嘀咕:
“這形狀……還真的是個小飛啊!”
“控製台上麵顯示,預計命率是0%,這不可能是真的吧?這可是80公裡啊!”
“應該……大概,是真的吧,既然有了這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