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一詩鎮萬古(2 / 2)

王富貴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我曾經遭受的痛苦,你根本一無所知!”

中山靖王氣的渾身肥肉亂顫,大聲嗬斥道:“放肆!不管怎樣,這都不是你背叛皇家的理由!皇家的尊嚴不容踐踏,你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罪不可赦!”

王富貴心中的怒火徹底被點燃。

他毫不畏懼地直視著中山靖王的眼睛,大聲怒斥道:“尊嚴?你還知道尊嚴?我從小備受欺淩,母親因為我的緣故,也被人害死。你身為父親,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在你眼中,所謂的皇家尊嚴,比你的妻兒都重要。”

“這些年,我在王府受儘了冷眼與嘲諷,你又何曾為我出頭過?”

中山靖王被王富貴的話噎得說不出話來,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但他仍強詞奪理道:“你這是狡辯!皇家的規矩不能破,你若乖乖聽話,何至於此?”

王富貴冷笑一聲,眼中滿是不屑:“規矩?你們這些所謂的規矩,不過是用來壓迫我們這些人的枷鎖。今日,我便要掙脫這枷鎖。從現在起,我與你割袍斷義,再無瓜葛!”

說罷,王富貴猛地撕下自己衣袖,狠狠扔在地上。

中山靖王勃然大怒,他氣得向前跨出一步,指著王富貴吼道:“你……你竟敢如此!你這是自絕於皇家,必將受到嚴懲!”

王富貴冷冷地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如今我們已經是陌生人,如果你再敢放肆,就彆怪我心狠手辣了。彆以為我還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負的王富貴,我現在有大哥撐腰,你若再敢亂來,我定讓你後悔莫及!”

中山靖王臉色陰沉,他死死地盯著王富貴,心中雖有萬般不甘,但忌憚於李長夜的實力,他知道自己此刻無能為力。

僵持片刻後,中山靖王冷哼一聲,甩了甩衣袖,隻能灰溜溜地退去。

李長夜在一旁滿意地看著王富貴,心中暗自點頭。

李長夜環顧四周,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隨後仰天長笑,笑聲張狂肆意。

他高聲喝道:“難道大炎朝廷,這人才濟濟的朝堂之上,竟無人敢再與我比試了嗎?”

他的話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撞擊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讓在場眾人心中皆是一凜,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而緊張。

就在眾人被李長夜的氣勢震懾,無人敢應聲之時,從人群中緩緩走出三人。

為首的是一位身著錦袍的中年大臣,他麵色凝重,眼神中雖有懼意,但仍帶著一絲決絕。

跟在他身後的是一位年輕的官員,神色略顯緊張,緊握著拳頭,試圖給自己壯膽。

最後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目光沉穩,手中握著一把折扇。

中年大臣率先開口,聲音雖微微顫抖,但仍努力保持鎮定:“李長夜,我等雖知你詩詞造詣非凡,但我等也願一試。”

李長夜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既然如此,便開始吧。”

中年大臣清了清嗓子,率先吟道:“月照高樓靜,風吟古木悲。愁心隨影動,殘夢伴星馳。”

李長夜聽完,輕輕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未減,卻帶著幾分嘲諷:“意境尚可,隻是遣詞造句稍顯生硬,缺乏靈動之感。”

說罷,他不假思索地吟誦起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簡潔明快的詩句,宛如一股清泉,瞬間在眾人心中流淌開來。

簡單的二十字,卻將客居他鄉之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儘致。

眾人聽後,紛紛露出讚歎之色,與中年大臣的詩相比,高下立判。

中年大臣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身形搖晃了幾下,險些站立不穩。

年輕官員見狀,心中雖懼,但仍硬著頭皮站了出來,鼓起勇氣說道:“我來一試。”

他深吸一口氣,吟道:“晚月掛林梢,清輝灑徑遙。蟲鳴驚宿鳥,雲影弄春潮。”

李長夜微微皺眉,毫不在意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乾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此詩一出,年輕官員歎了一口氣,無言以對。

最後,白發蒼蒼的老者緩緩上前,他輕輕揮動折扇,不緊不慢地吟道:“月滿關山路,霜寒草木凋。征人思舊裡,戰馬憶前朝。烽火連邊塞,笳聲動九霄。何時歸故裡,把酒話漁樵。”

李長夜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此詩立意頗高,隻是韻腳稍顯牽強,未能達到渾然天成之境。”

緊接著,他神色莊重:“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的,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閒。”

這三首詩一出,三位挑戰的大臣頓時麵如死灰。

他們深知自己的才學與李長夜相比,實在是天差地彆。

在絕望之下,中年大臣率先拔劍,高呼一聲:“罷了!”便自刎而死。

年輕官員和老者對視一眼,眼中滿是絕望與無奈,也紛紛拔劍自刎。

鮮血濺灑在這華麗的太和殿中,血腥之氣瞬間彌漫開來。

而李長夜憑借著這三首詩,又贏得了大炎皇帝的三個寵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