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前不是說,做得成就做,做不成就算了麼。”
“話雖如此,可是既然是做事,自然是要認認真真。你在民間行走那麼多年,自然知道百姓的辛苦。我們能幫就幫,哪怕能多幫助一個人,也是功德一件啊。”
蘇曉婉有些犯困,開始打哈欠。
“都這樣了,還惦記著做事。”
蘇曉婉抬了抬沉重的眼皮,“算了,今日先休息。天冷了,你之前說,撫江島上不會下雪是不是?”
“斷然不會。”容昊道,“若是下雪,那真是災難了。”
“那我們,幾年豈不是見不到雪了?”
“往北走上兩天,就能到會下雪的地方。想看?”
“不是,隻是想著。今年的第一場雪,你能吹首曲子給我聽。”
容昊從身後擁住她,“彆等第一場雪了。等,你暖房裡的東西開花,我就吹曲子給你聽,如何?”
蘇曉婉不滿,“我要聽曲子,居然還要等植物。”
“你不是最喜歡這些植物了麼。讓植物決定你能不能聽到曲子,豈不是再合適不過。”
蘇曉婉瞪了他一眼,“罷了,我今日不想於你糾纏。這事回頭再說吧。”
之後幾天,蘇曉婉專心收拾自己的暖房。
各類種子都種了下去。隻是古代植物的品種畢竟和現代植物有區彆。蘇曉婉一時之間還不能確定,這邊植物需要的生長周期和環境溫度,和從前是不是一樣。
產量多少,她心裡也沒底。
隻是,物以稀為貴。
沒有的東西,不管產量多少,都是好的。
蘇曉婉比較關心芋頭和玉米。
畢竟,其他的東西都是經濟作物。芋頭卻是可以代替糧食的東西。
撫江島上的環境,不適宜種植土豆和紅薯。除了常見的糧食作物,這裡是很適合種植玉米和芋頭的。
蘇曉婉以前雖然也看過不少古代的資料。可是從數據上看,是很難體會到吃飯難這個問題的。
來了古代之後,才真實體會到,雜交農作物是多麼偉大的工程。袁爺爺是個多麼偉大的人。
如果不是他,現代社會,怕是根本就養活不起那麼多人口。
蘇曉婉自問沒有這樣的本事。也沒有這樣的環境。
所以,她隻能依靠發現新的東西來保證糧食的產量。
撫江島山地比較多,往後可以發展一下山林養殖。
隻是,古代對山林養殖的管理,還真是個問題。
民風淳樸的地方還好,可是如果流放的人來了這裡。肯定還是會出問題。
這事情,如果將來定下來,她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對流放來這裡的人做個區分的。
好在,這邊的島嶼不少。如果真的出什麼問題,這些人也可以分開管理。
要開發一個地方,還真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蘇曉婉琢磨著,這第一批水車就算是讚助了。並沒有問朝廷要多少錢。
但是往後,就得計劃一下這方麵的收益了,至少不能做虧本買賣。
之後的項目多,成本回收時間長。像水車這種項目,就得控製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