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飄揚,卷起道道黃沙,張天元騎著小黑毛驢,身負刀劍,在官道上悠悠的行進著,這奇特的組合引得行人紛紛注目。
因為還在京城地界,官道上人群並不少,有出城的,也有外地進京的。
路上有架著馬車,馬車前後跟著小廝丫鬟的貴人,有騎著馬一騎絕塵而去的江湖人,也有一雙草鞋行走的窮人,也有運送京城稀罕貨物回鄉的商隊。
其實也有牽著騾子馱著麻袋的老人和漢子,但那一看就是京城外轄縣地界的窮苦人家,在京城置辦一些家當,或者販賣東西。
而張天元少年的模樣,還身負刀劍,有點像江湖人,但他又偏偏騎了頭毛驢,人們實屬是有些分不清他的成分了。
當然,也隻是好奇的看上兩眼,倒也沒人要上來找事,張天元一路慢悠悠的看著這古代山河的原始風茂,一眼望去,心中就兩個字,蠻荒。
京城裡的設施雖然在他看來也很落後,但因為有高密度的居住人群,社會環境對他來說還是熟悉的。
但是出了城後,那種感覺就沒有了,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和文明脫節,充滿了蠻荒之感。
“古代就是古代,哪怕是武俠世界,大俠也不是一直瀟灑的啊,這趕路中風塵仆仆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如今已經是九月的天,秋風蕭瑟談不上,但一直在刮起風沙,古代道路又全是塵土,直往人臉上,眼睛裡揚。
“幸好老娘硬塞了我一個大大的草帽。”
張天元先前還嫌難看不想戴,但被風沙吹了半個時辰後,他已經老實了,乖乖的戴上了草帽。
“江湖中人趕路都愛戴草帽不是沒有道理的。”
張天元摸了摸頭頂的帽子,沒了風沙的侵襲後,感覺這帽子也還不錯,戴上後也有一種特彆的感覺。
“我是要成為劍神的男人。”
張天元按了按帽子,感覺味對了後,心滿意足的行進著。
他是早上辰時一刻出發的,如今接近巳時,在新鮮勁過去後,感覺不能浪費時間,他乾脆從驢背兩側中一個包裹裡拿出了一本醫書翻看著。
嗯,這成分更複雜了。
就這樣一路行進著,轉眼就到了中午時分。
其實毛驢的速度並不慢,當然比不上馬,但比人行走要快的多了,耐力也足,一個上午的時間,馱著一個人的情況和掛著四個大包裹的情況下,竟然還是走了二十多裡地。
這讓張天元都有些驚訝。
這時已經到了飯點,太陽很是毒辣,驢子也有些煩躁疲憊的樣子,他也就在道路旁的林子裡找了個陰涼處停了下來。
林子不大,但歇腳納涼的地方還是有的,張天元還聽到前方傳來陣陣嘈雜聲,那是同行的商隊和架著三輛馬車的貴人,也選擇了在此歇腳。
張天元沒有理會前方的動靜,牽著驢子找到一處草地,也不管它愛不愛吃,就讓驢子自己看著辦。…。。
雖然他也帶了一些喂驢的豆渣豆餅,但是他一個人加上頭驢能帶多少啊,還是要省著點用。
而且,他的飯量雖然隨著反哺結束小了不少,但因為時刻都在修煉,還是個大胃王,因此,他的乾糧都不夠地方帶呢,怎麼可能放很多驢食。
他老娘還說了,要是那天路上實在找不著吃的,這驢就是應急的糧食。
張天元將驢放開在一處草地旁,讓它自己動嘴,雖然才養了兩天,還不熟,但他有輕功在身,不怕這驢跑路。
真打算跑的話,這驢也許真會和他很熟。
也許是感覺到了無形中的殺機,黑驢很是溫順,沒有逃跑的打算,在確認主人沒打算給他吃的後,就挑挑揀揀的吃起了路邊的野草。
“嘿,還挑嘴!”
張天元嘿了一聲,在驢背上的包裹裡,拿出了用油紙包著的大肉包子和醬乾的牛肉。
再拿起掛在身上的水壺,一口包子,一口牛肉,吃了個爽。
因為對他的食量很有體會和認知,老娘給他準備了很多乾糧,比成年人拳頭還大的肉包子足足有三十個,醬牛肉有三十斤,還有八十張烙好的麵餅,十來個水煮雞蛋……以及一些乾果,鹹菜。
四個大包裹,三個都是裝的吃,隻有一個是裝著醫書和幾套換洗的衣服,以及瓶瓶罐罐的藥丸和藥膏。
這些食物怎麼也夠他吃幾天了,而到了有人的城鎮後,隻要有錢,怎麼都能買到吃的。
“不過,說起來我還真沒什麼錢了,身上就剩十兩銀子,這路途遙遠,以我的飯量肯定不夠用,看來有機會還得劫富濟貧啊!”
張天元想著,這時候,老娘應該看到留在他房間裡的三十兩銀子和留下的字了吧!
雖然我說身上還有錢,但老娘應該不太信吧!
現在怕是擔心的不得了吧!
張天元一邊想著心事,一邊嘴巴不停,吃了五個大肉包,三斤醬牛肉,幾片鹹菜,五張麵餅,幾個雞蛋後,張天元才喝著水,慢慢的停了下來。
靠著一顆小樹,張天元舒服的眯了一會,休息了約一炷香的時間,才再次上路。
這回,他倒是沒有再騎驢了,而是牽著走,運動一下,也讓這驢多輕鬆一會。
同行的商隊和車隊早就上路了,他們用的都是好馬來拉車,腳力比驢快,來的早,也就早早休息,早早上路。
一路向西,這回路程比上午快了很多,半個時辰就過了城外的西山地界,到了盧溝河。
在這裡,驢兒到是能喝上水了。
穿過盧溝橋,進了良鄉,張天元去老路邊的人家補了些開水,不曾停下腳步,一路前行。
一路前行,直到天色昏暗,又行了約三四十裡路,幸運的是,前方仍有人煙。
這是一個很小的村子,放眼望去,隻有二十餘戶的樣子,張天元在一家農舍草屋前,拿出三十文錢要求借宿一晚。…。。
此地的人家是兩個老人家,慈眉善目很好說話,在一番溝通過後,同意他借宿,並且還熱情的給他準備了飯菜。
張天元也欣然同意了,有一碗熱稀飯配點菜,總比乾吃包子牛肉麵餅的好。
當然了,他沒有白吃白住的意思,好說歹說的,讓老人家收下了三十文錢。
很巧的是,這個村子裡,還有一行人在此借宿,是架著三家精致馬車,帶著小廝與丫鬟的貴人。
至於那隊行商,或許是選了彆處,也或許路並不一樣,沒有碰麵。
張天元遠遠望去,隻看到幾個忙碌的小廝和丫鬟,除此之外,啥也看不到。
和村裡的人家買來乾草,喂好驢兒後,張天元也在此處兩個老人家目瞪口呆下,配著他家的熱飯,稀菜,連吃了一大堆自帶的大包子,大麵餅,好幾斤醬肉。
當然,張天元也沒有白吃,除了給錢外,他看老人行動時總會下意識彎腰,知道這是老人常犯的毛病。
在拿出自己的銀針和醫書,兩個老人知道他是郎中後,欣然同意讓他紮了幾針。
然後,傷痛儘去,舒服的讓兩個老人家,死活都要將那三十文錢退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