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陰陽之氣,劍氣十四(1 / 2)

張天元上武當山,一人劍挑整個大派,一流勝絕頂,這事若是傳開,注定會震動江湖,天下一流劍士俱驚心,這是真的。

但是,要在今天就哄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這是古代王朝,交通和通信極為落後,哪怕是這樣的大事,想要傳遍全天下,也得十天八天的。

因此,之前的描述,那都是心情極好的張天元自己想的旁白。

這旁白這麼一加,氣勢風采不就起來了嗎?

張天元微微笑著,彆著刀劍下了武當山,在之前那個小道童,明道小道童的領路下,在紫霄宮外牽回了自己的馬。

小道童明道有些緊張,這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少年可是一個劍神似的非凡人物,一個人就打贏了武當所有德高望重的長老和掌門。

那劍法,凶的很呢!

他一絲不苟的在前引路,在紫霄宮外的馬廄裡牽出那匹“其貌不揚”的瘦馬來。

“張少……大俠,這是您的馬!”

嗯,明道下意識覺得,就算不稱呼其為劍神,那也得稱大俠了,少俠有些不配張天元此時的實力名聲。

張天元嘴角微揚,接過韁繩,見這小道童心思還挺單純,不由起了些捉弄的心思道:“你為什麼要叫我大俠?”

突然的發言嚇了小道童一跳,他下意識的說道:“因為您劍術超絕,連掌門也不是你的對手!”

“劍術高超就是大俠了嗎?那一些武功高強的魔頭,也是大俠嗎?”張天元反問道。

小道童一聽,臉色漲紅,急忙說道:“那不一樣,魔頭作惡多端,殺人如麻,殘暴不仁,怎麼能一樣……”

“可我也差點失手殺了你們掌門啊!”張天元笑眯眯的說道。

這話一出,小道童臉色呐呐,不知該如何作答。

張天元翻身上馬,笑道:“我這人沒做過什麼利國利民的大事,還當不上大俠的稱呼,叫我一聲少俠已經是抬舉了,就怕江湖同道會將我打入魔頭一流。”

說罷,他駕馬狂奔而去,離開了武當山。

下一個目標,不是名門大派了。

江湖上的一流劍士不多,名門大派更是占了八成以上,但是,還有兩成或是家學淵源,或是小門小派,或是乾脆散人出身,天賦異稟,憑著幾門大路貨劍法,練出一流的劍術都有。

張天元這個任務麻煩的就是這一點了,若不是係統給了一張劍士名單和所他們在的位置,他就是廢去所有時間精力,都可能連人也找不齊。

同時,係統還很有江湖道義,一些已經徹底退出江湖,隱形埋名的一流劍士,他也不用上門去打人一頓,破壞人家的平凡生活。

不然,這工作量還得加上許多。

幸好,他的係統夠智能,省去了這種無意義的任務流程。

張天元下一個目標,便是同在湖廣境內的三個一流劍士,一個就在襄陽府,一個則在承天府,一個則在荊州府。…。。

不過,目前已經是下午了,今天和元功道長的對決,真氣消耗又大的很,他還是需要休息一番的。

他騎馬返回均縣的客棧,先是大吃一頓,休息了一的時辰,待養足精神氣力後。

他才在黃昏後,悄悄離開了客棧,而後翻越縣城的城牆,出了城外,找了個小樹林練劍。

今天,他見識了太多的武當劍法,在對方的全力配合下,心中感悟極多,早就迫不及待想要琢磨一番了。

“咻咻咻…”

劍光爍爍,劍氣如虹,張天元腳踩玄奧步法,手中長劍變幻多端,劍招玄奇,這是武當九宮八卦劍。

若是武當門人看到,定會驚異萬分,這門劍法在張天元手中使出,竟然和他們沒有兩樣。

甚至若有人能夠內視洞察到張天元的氣機運轉的話,會驚駭的發現,這真氣的運轉和劍招的配合也有他們的九成相似了。

這是因為,一些武當弟子在後麵,非要也上來切磋一番,他們內功不達一流,未曾貫通十二正經,內力運轉是要慢一流高手三分的,因此,他的內力運行路線,讓張天元感知的更加清楚了。

不過可惜的是,一般弟子所學的,都是上乘一流的劍法,絕頂的太極劍法,無極劍法,純陽劍意。

這三門劍法顯然他們還沒有修行的資格。

因此,這三門劍法,張天元隻能複刻到七成多不到八成。

其中太極劍法因為和兩種不同的陰陽功法相合,太極之意高深莫測,更是讓人難於理解其奧義,雖然記住了七八成的運氣路線,但卻很難說究竟得了多少真義,

不過,張天元也很滿足了,畢竟他學這些劍術,是為了吸取其中的劍理和其精華。

用來對敵的威力不是他看重的,畢竟,他的絕招也不少了,更是足夠強橫,無須武當劍術來破敵。

張天元一遍又一遍的練著九宮八卦劍,直到三遍之後,感覺自己徹底記住了劍法,甚至略微吃透了其中的劍理後,他就改練下一部劍法了。

足足有十門上乘劍法等著他複現,此時正是記憶最深,靈感最濃之時,不是深刻鑽研一門劍術的時候。

下一刹那,劍光再起,這一回是白虹劍法,其劍招樸實無華,有著以靜製動,後發先至的韻味。

然後是真武遊龍劍,劍招如蛟龍出水,劍勢靈動浩蕩。

兩儀劍法,闡釋陰陽兩儀的妙理,無極劍法,詮釋正反玄妙。

先天少陽劍氣,純陽劍意,劍氣生發,純陽剛強。

太乙玄門劍,繞指柔劍,陰陽變化,似有似無。

太極劍法,動靜結合,陰陽互易,天人妙理……

這一門門當世上乘的劍術,讓張天元徹底癡了,陷入了劍術的海洋中,心神意氣與劍相合,每一劍都投入了全部的心神和真氣。

煌煌劍光,將小山林裡的夜空都照亮了小半,驚起無數飛禽。…。。

張天元一遍又一遍的練習著武當劍法,每一門劍法他都練了三遍之上,等記下全部劍招後,他自然而然的再度練起了這十門劍法。

直到最後,他都記不清自己究竟練了多少遍劍法,隻隱約間記得,應有上百遍了。

天色早已漆黑如墨,直到連真氣都消耗的隻剩兩成不到,他才回過神來。

“武當劍術,的確博大精深,不過劍理中也都充斥著張三豐的武學理念,每一門劍術都充滿了陰陽,八卦,玄門,兩儀,動靜,剛柔的妙道至理。”

張天元琢磨起他所領悟的劍理,發現這十門劍法都很“正道”。

這種正道不是劍招死板,不攻人要害。

而是其核心劍理是正道,以高深的技藝堂堂正正的擊敗你。

哪怕劍招中也有變幻莫測的招式,更有奇招妙手。

其中的繞指柔劍法看起來更是走了奇詭之路,能以內力將劍身彎曲當成軟劍用,達到出奇不易的效果。

但是骨子裡,還是以柔克剛那一套劍理。

因此,練劍到了後期,他已經不拘泥於某套劍法了,而是心隨意動,想到那門劍法,就練那門,想到那一招就練那一招,才徹底記不住自己練了多少遍的劍法。

此時練完劍後,張天元隻覺得,這每一門劍術,裡麵都是張三豐的武學,甚至說是道學理念,充斥著其人對天地之道的探索與思考。

這就是創派祖師的影響力所在了。

張天元甚至覺得,武當派一定還有其他上乘劍術,殺伐劍術不會缺少。

但是,隻有這十門劍法才最合武當的道統,因此,才會成為主流。

“這幾門劍法,特彆是太極劍法,我若能徹底吃透其中的妙理,便能理解張三豐的境界了,那對我破限入道一定有著極大的幫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