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想靠唱歌去吸粉,是一種特彆理想化的弱回報選項。
剝開歌手的賺錢表象,內裡是什麼?
聽歌是一種短時效、弱共情、低投射的娛樂方式。
一首歌幾分鐘,不管當時再怎麼受觸動,過去就過去了,大部分人用不了半天便會忘得一乾二淨。
歌迷對於歌曲的喜愛,很難投射到歌手身上,導致歌手需要用更長的時間、更多的高質量作品,以反複加深好感的形式來固粉。
這一點和演員截然不同,一個經典角色,是真的能夠心心念念一輩子的。
比如那誰,對吧?
所以真沒必要為了賺錢而抄一堆歌搶人家飯碗,做人做事還是專注一點比較好。
等以後星光值多到用不完的時候,再把唱功點滿,偶爾唱兩首歌讓整個娛樂圈目瞪口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方星河第二個pass掉的正是演員職業。
當演員很好,可惜年齡不對。
以13歲的高齡,出演任何角色都沒有意義,演多了反而會失去神秘感和可塑性。
當童星的好處是路人緣,壞處是不吸粉,因為童年角色和成年角色之間的割裂感等於換人又換粉。
劉藝菲不是例外,雖然她出道時年紀小,然而出演的角色卻都是成年角色。
TF三小隻也不是例外,他們是另一個大分類——養成係偶像。
養成偶像最早出現在小日子,幾乎是爆死忠最容易的路徑。
後來的三小隻,沒什麼作品的那兩個真是靠著死忠親媽粉硬扛了好些年。
因為養成是情感投射最強烈的模式,沒有之一。
如果把現在的方星河扔到13年的TF團裡,給他三年時間,他就能爆成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超頂流。
可惜沒如果,現在的內娛是真不具備那種條件。
沒有發達的網絡,就解決不了粉絲的參與感問題。
所以TF團不是不可以複製,而是必須在那個正確的時間窗口去複製。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標誌性特征,時代的力量,永遠值得敬畏。
“成為一個好演員?必然的。但不是現在……”
喃喃自語著,方星河提筆寫下兩個大字。
歌手不想當、演員當不成、愛豆沒有風,於是他很清楚現在應該乾什麼了——學習。
學習一切未來用得著的知識。
上輩子方星河最不理解那些明明有了很充裕空間卻非要急於求成的人,籌謀、忍耐、準備並等待真正的好機會,難道不是乾大事的必要素質嗎?
有些人的浮躁真是莫名其妙。
反正方星河耐得住性子,藏得住丘壑。
就從現在開始,為了成年做準備吧!
厚積薄發,一鳴驚人,給這個時代帶來一點高維震撼……
方星河把寫滿字的紙撕下來,扔到煙灰缸裡點燃,動作不緊不慢。
正燒著,家門忽然被撞開了。
“我艸,老大你乾啥呢?抽煙把啥玩意點著了?”
大門推開,呼呼啦啦進來三個人,是小方最好的哥們,劉富、黨濤、於小多。
老大,又是一個極具年代感的稱呼。
大方不太適應,但小方習以為常。
他們有小院的鑰匙,隔一陣子就過來聚一次,因此方星河並不驚訝,隻是懶洋洋的問道:“大半夜的過來乾嘛?”
“喝酒啊!”
劉富大大咧咧的舉起啤酒瓶和烤串:“周末了嘛,剛好成功從我爹那裡刮出來200塊錢,必須得慶祝慶祝!”
黨濤像個大馬猴似的,躥進方星河房間:“老大你是不是在扌……我艸!”
方星河壓根沒搭理他,然而黨濤一看到桌麵上的本子和筆,忽然就開始一驚一乍:“老大你寫啥呢?不會是在寫作文吧?”
於小多也湊了過來,清澈的眼睛流露著清澈的愚蠢:“哥你終於要對房雨婷下手了?”
“這都是什麼跟什麼?”
方星河滿腦門問號。
黨濤一副你瞞不了我的模樣,信誓旦旦地斷案:“你肯定是看到房雨婷要參加那個新概念比賽,悄悄摸摸的想湊熱鬨,否則為啥我們一來你就毀屍滅跡?”
“嗯?”方星河腦子裡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等會兒,什麼比賽?”
“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啊!就房老師講的那個!”
於小多捅了捅黨濤:“掏襠,房老師通知的時候大哥剛好出事沒在學校……”
“噢!對啊……”黨濤撓撓頭皮,“那你寫啥呢?情書?不至於吧你?”
劉富在外麵收拾好了攤子,揚聲喊:“彆磨嘰了,快來開搞!多餘,你把新租的碟片放上!”
他沒催方星河,但方星河衝過去抄起酒瓶就猛炫了一大口。
新概念作文大賽!
原來首屆是在今年?
哥們終於知道要怎麼開啟星神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