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廟街風波(1 / 2)

廟街,在香江大名鼎鼎。

它叫廟街,是因為這裡有座天後廟

它出名,是因為在97之前,這裡白天是窮人的天堂,晚上則是男人的天堂。

說是窮人的天堂,是因為這裡四方雜貨彙聚,有好多價廉物美的物品。

隻有你想不到,沒有這裡買不到。

到處都是林林種種的車檔和路邊攤。

掛著賣衣服的攤販,就敢大寫招牌:威龍洋服公司。

寫著油尖旺金曲唱片中心的,那是賣翻版碟的啦。

還有賣假車牌,賣假玉,賣各種水貨,賣明星周邊的……

甚至還有咳嗽水賣脫銷的黑藥店,可以看槍傷的黑診所。

牆根拐角處坐著賣大補丸的,隻要看見中年男人走過就大聲叫賣,信誓旦旦包你在廟街龍精虎猛,重振男人雄風。

東邊牆一溜全是半仙:算命、測字、看卦,風水,堪輿……

一張嘴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道,說的是天花亂墜,聽的是頑石點頭。

到了夜晚,這裡又是另外一個世界。

光影靡靡。

香氣迷人。

雞飛狗走。

好多雪白皮膚,大波浪發型的燈下靚女,穿著貼身旗袍出來站街。

還有許多小偷和道友混雜其間。

曾經,差佬一次行動,在這裡就繳獲過幾十條黑槍。

不過大多數平民,最常有的消費,還是去各式各樣的大排檔,吃美食,聽勁歌。

香江人下至平民百姓,上到豪門巨富音樂細胞都十分發達,最愛聽曲聽歌。也因此造就了輝煌燦爛,火遍全世界的粵語歌文化。

廟街的街邊,就有好幾個不清不白的小歌廳。

這裡又被香江人稱為:“平民夜總會”。

李天宇的阿媽,又同這些歌廳,統統不一樣。

他們的歌檔,正經得不能再正經。

她自年輕時,就同一班粵曲樂隊合作,在榕樹頭廣場搭了舞台,日日賣唱討生活。

在這裡賣唱,不開歌手工資。

全靠賣藝人一張嘴征服歌迷,博得他們陣陣喝彩,港紙亂飛。

賞錢就是生活費。

兩公婆在廟街唱了好多年,連小天宇也自小跟著扮相登台,練就一身助他今時今日飛黃騰達的好歌藝。

爹地過身後,孤兒寡母討生活更加不易,廟街雖然品流十分複雜,李天宇的阿媽還是不得不在這裡唱下去。

唱了十多二十年,熟客多多,大家也知她家裡情況,聽完歌總是紛紛捧場。

港紙同銀毫亂飛,一晚上總有幾百元入賬,多的時候甚至能賺到兩千元。

所以,再辛苦,阿媽也拚了。

李天宇才走近大榕樹,遠遠看見樹冠底下燈火輝煌,一群人合圍著,旁邊的大排檔塑膠凳上也坐滿了人。

不少人一邊聽歌,一邊吃飯。

煙火氣蒸騰,爆炒的香氣,讓人聞了都饞。

但,更加吸引人的,是還在人圈外,就能聽到的詼諧歡快的歌聲。…。。

“求神

求神

誠信禮佛來求靈神

同小姐你三生有幸

同小姐你成為情人”

男聲歌聲清亮中帶著戲謔,風流卻不下流。

女聲唱段一出,滿堂立即叫了一聲好。

隻聽嬌音婉轉,風流自持,如黃鶯初啼,春光燦爛。正經中又透著不正經,唱起來千嬌百媚,令人心頭發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