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侯府。
此刻的楊驍和他母親如吃了蒼蠅一般難受。
本來打算和張家聯姻,以後楊驍便可借助嶽父進入朝堂核心。
可萬萬沒想到,上次的謠言是張妙炮製的,張允因此被彈劾,他直接辭官了。
張允離開了,那楊家和張家聯姻的意義何在?
“都怪顧承寧,我楊驍與他勢不兩立。”
同一時間的張宅。
張夫人如同鬥敗了的公雞,坐在椅子上,耷拉著腦袋,一臉憂傷和不甘。
這麼多年在京城住慣了,她根本不想回到江南。
可不回去能有什麼辦法,朝廷官員退休後都會回到家鄉,他張允辭官,難道還想留在京城?
而張允想的則是回鄉後,族人怎麼看待自己。
他因為位居吏部多年,已然被張家推舉為族長,他今年還不到五十,根本不是乞骸骨回鄉的年紀,這時候回去,該怎麼跟族中解釋?
一旁的張妙心裡想的則是自己會不會被楊家退婚,要是那樣,丟人可丟大發了。
張允的兩個兒子都在國子監讀書,以前有父親罩著,他們在國子監,連祭酒大人都要對他們頗為照顧。
如今他爹辭官了,他們在國子監的日子隻怕不好過了,儘管皇帝依舊允許他們留在國子監。
國子監監生分為很多種,一種為舉監,就是從會試落榜舉人中挑出的佼佼者。
一種是貢監,優監。
這些人是從秀才裡挑選出來了,貢監是一等秀才,優監則是二三等秀才。
還有就是恩監,蔭監。
這兩類都是朝中官員或者勳貴子弟。
封妻蔭子,說的就是這個。
比如五品以上官員,就可以向朝廷上奏,替自己母親或者妻子請封誥命。
當然,首先你的母親和妻子,畢竟得是賢良淑德,沒有汙點的人,這一點朝廷是要審核的。
蔭子,就如李恒,楊驍這樣,憑借父輩的功勞,繼承爵位的。
再就是如常山這樣,能直接在軍中任職的,最後就是張允兒子這樣,可以直接去國子監讀書的。
最後一等,則是出錢去的國子監,稱為捐監。
國子監的監生除了可以被朝廷直接選拔做官外,還有另一項特權。
那就是除了舉監之外,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參加舉人考試,而且可以直接在京兆府參加關中行省的省試。
大乘共有行省十五,京兆府屬於關中行省。
張允離開了,他兩個兒雖然還是蔭監生的身份,可實際上和捐生身份一樣。
“父親,我們不想在國子監讀書了,想隨父親一起回江南。”
張允當然不願意了,江南那是什麼地方,魚米之鄉,富庶人家多,讀書人也多。
要想在這些人中拚殺出來,何其艱難,更何況,一旦放棄監生資格,他們就得從童子試考起。
“胡說,你們絕不能有這個念頭,我離開後,你們需要更加刻苦用功,要忍常人不能忍,要是來日能榮登皇榜,則我張家複興有望。”
兩個兒子沒有辦法,他父親說的也是。
“妙妙。”
“爹,你說楊家會不會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