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為愛卿,朕恐命不久矣,朕去後,爾等要儘心輔佐太子,不可玩忽懈怠。”
“臣等遵旨,請陛下放心。”
“蕭羽,馮益。”
二人趕忙跪了下來。
“你二人都和朕一樣起於微末,自能體會民間百姓疾苦,朕在位二十七載,雖然拚儘全力想讓百姓過的更好,想讓邊境安寧,然朕並未做到。”
“如今我大乘百姓,還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邊境時有北方異族襲擾,你二人當將太子視做侄兒,儘心輔佐,使得邊境安定,百姓安康。”
“臣謹記陛下教誨,當全心全意輔佐殿下。”
“侯應祥,傳旨。”
侯公公這時拿出聖旨。
“建武二十七年,三月十九,大乘皇帝製曰……”
“加封魏國公蕭羽食邑三百戶,領太師銜,加封趙國公馮益食邑三百戶,領太子太師,驃騎大將軍。”
按照乘國官職等級,魏國公蕭羽雖然是丞相,不過品級和中書令等人一樣,都是正二品。
現在加封了太師,就是乘國唯一的正一品了。
而馮益之前一直就是左驍衛大將軍,正三品,如今給他加了一個太子太師,驃騎大將軍,就是將他的品級,拔高到從一品,而且這個左驍衛大將軍實權還在。
“臣領旨謝恩。”
這兩人忠心耿耿,又是文武之首,加上也都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所以皇帝才加封他們,況且都是虛銜,唯一的好處就是,多了三百戶食邑。
其他人,自然要留給太子繼位後再封。
等一切事宜結束後,隻有龍武衛大將軍,羽林衛統領,巡城兵馬司都督,和顧承寧這個按察司都督被留了下來。
皇帝留下他們,顧承寧大概明白什麼意思。
果然,皇帝下了命令。
自明日起,龍武衛,羽林衛要戒嚴皇城和皇宮。
巡城兵馬司則嚴查九門,按察司則嚴密監控京城各官員以及京師駐紮的各衛。
三日後,傍晚。
皇宮之中鐘聲響起,顧承寧知道,這是皇帝駕崩了。
巡城兵馬司立刻就關閉了九門,龍武衛也關閉了通向皇城的另外三門。
還是三天前的那些人,紛紛奉太子之命入宮。
皇帝駕崩,國喪時間,罷朝三日。
這三天裡,除了特殊情況,京城各衙門都不辦公。
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三日後,李恭正式登基。
按古製,新皇帝登基,一般情況下,都要大赦天下。
李恭也不例外,除十惡不赦之罪外,所有人都可赦免。
國喪期滿後,在朝臣和李恭的商議下,給李恒上了廟號,是為太祖,諡號文武聖德高皇帝,並追諡皇後程霜為孝慈高皇後。
因為這一年依舊是建武年號,所以要到第二年才能改年號。
由於皇帝病重,所以今年的武科會試推遲了。
李恭本想取消武科會試,然而眾臣覺得不能取消,很多人準備了這麼久,如果取消,又得等三年,對他們很不公平。
然而,文科鄉試又在八月,雖然和武科會試不衝突,可難免朝廷會手忙腳亂。
最後,在顧承寧和蕭羽,馮益的進言下,將武科會試放在了六月中。
這樣一來,到明年的文科會試還有八個月的時間,不至於讓朝廷手忙腳亂,就是六月京城挺熱的,苦了那些考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