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武衛無奈之下,隻能向山外撤退,然而不等他們突圍出來,山口又殺出一群人。
張梁都傻眼了,情報絕對是假的,對方根本不止兩千人。
無奈之下的張梁隻能帶人拚命向山口突圍。
拚儘全力,總算突出來了,張梁根本不敢停歇,一路狂奔了七八裡,這才停下。
一清點人數,少了兩千人,折衝府這邊更是隻剩下五六百人。
左武衛什麼時候吃過這種敗仗,一時間士氣低落,張梁也是憂心忡忡。
他不是擔心那兩千多人,而是擔心自己的位子不保。
山穀裡,按察軍光是俘虜就抓了一千多人。
“老大,咱們這樣公開跟朝廷作對,隻怕朝廷會大肆絞殺我們。”
“怕什麼?朝廷棄我們如敝履,那我們就讓他們看看,即便不為朝廷辦事,我們一樣能懲治貪腐,這裡不能待了,告訴弟兄們,立刻化整為零,咱們撤出幽州,去青州。”
“這些俘虜怎麼辦?”
“捆起來,扔山上,能不能活就看他們的造化了,左武衛,聽著挺嚇人的,沒想到就這戰力,還沒打就投降。我呸!”
本以為左武衛出動,按察軍必然土崩瓦解,沒想到,左武衛居然敗了。
李恭龍顏大怒,這才幾年不打仗,左武衛就如此不堪一擊。
張梁作為主將,直接被罷免了左武衛將軍的官職。
主將直接換成了邢國公世子,柳清風的兒子柳雲,並從龍武衛調撥了兩千人給他。
常山就是此次龍武衛領軍的人,作為柳雲的副將。
柳雲混了這麼多年,總算有了統兵實權,來前還向柳清風請教了不少。
建安三年四月,柳雲等人到了幽州,卻發現,按察軍人早沒了。
柳雲威風凜凜的來到幽州,卻發現撲了個空。
李恭更是受不了了,將幽州刺史,幽州折衝都尉全部罷官,這時候他才想起按察司的好,要是有按察司在,也不至於情報如此不暢。
柳雲到了幽州轉了一圈,又無奈的帶人返回京城。
可剛離開幽州,朝廷就收到青州刺史的奏報,按察軍在青州出現,並且和青州當地的馬匪兵各一處。
如今更是號稱有三千人,盤踞在青州濟寧縣,還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當顧承寧從林誌遠那裡聽到這些消息後,不由得想笑。
這特麼鬨的是哪一出?水滸嗎?可惜這裡沒有八百裡水泊。
可他哪裡知道,這些人就是當初按察司在各州的密探,而將他們聚在一起的,則是當初一處負責聯絡密探的聯絡官竇昕。
按察司解散了,他們全都失業了,這些人多則乾了近十年的密探,少則則乾了三四年。
習慣了做密探,現在讓他們自謀生路,他們彆的也不會呀。
至於竇昕更是不服,當初雖然他隻是個聯絡官,可收入穩定,頗有餘財。
他本是個讀書人,無奈科舉屢試不中,後來就在大理寺謀了一個文書的活乾,連個品級也沒有。
按察司成立後,他被馮威抽調去按察司,在一處做整理文檔的活。
後來因為能力出眾,被顧承寧調去發展各地暗探。
後來,更是負責起來各州府暗探的聯絡工作,雖然依舊沒有官職,可在按察司裡,地位還是很高的。
結果按察司沒了,朝廷那幫貪官又開始腐敗,貪汙,既然沒有人懲治,那就他來懲治。
慢慢的,人就越聚越多,這麼多人總要生存,那隻能打家劫舍,對一些奸商,貪官,欺男霸女的世家鄉紳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