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太後皇後密謀(2 / 2)

崔文華不敢拖延,隨著來人進京了。

如今他也六十多歲了,當他給李恭診脈之後,發現李恭已經病入膏肓了。

李恭今年也不過三十八歲,比顧承寧大四歲。

崔文華將太後和皇後叫到一邊,歎了口氣。

“太後,皇後,請恕罪,陛下隻怕,隻怕沒有多少時日了。”

太後一聽,差點背過氣去。

皇後張氏也是一愣,李恭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而且太子之位也一直不穩當,好不容易登基為帝,這才四年多的時間,人就不行了。

如今太子懸而未立,萬一他一走,那必將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打發走崔文華後,皇後跪在太後麵前認真的說道。

“太後,如今太子之位懸而未決,朝中大臣多數心懷鬼胎,又有北狄虎視眈眈,咱們得儘早做打算呀。”

太後在宮中多年,雖然一直隻是個美人,可她自然明白眼下的局勢。

兒子命不久矣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了,可朝堂不能亂,前朝被滅的事還曆曆在目,皇室成員被趙啟屠戮殆儘。

她可不想自己和自己的孫子們也遭此下場。

“你說的對,咱們得勸皇帝立太子,可彰兒還小,不到親政的年紀,那鄒氏備受皇帝恩寵,皇帝會不會立琮兒?”

皇後當然不願意皇帝立鄒貴妃的兒子李琮了。

“太後,鄒氏仗著身後有家族撐腰,一向不把我這等出身低微的人放在眼裡,若是她的兒子繼位,隻怕我和您老人家都得被欺辱。”

皇後這話就是告訴太後,你和我都是貧民出身,你可不能向著鄒氏,她一個貴妃,平時連我這個皇後都不放在眼裡,要是他的兒子當了皇帝,你這個太皇太後,人家也不會放在眼裡。

太後當然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要論感情,她這些孫子裡,跟自己感情最深的還是李彰。

李恒在位時,她根本沒有機會見這些孫子孫女,就連親生兒子李恭,她也很少見到。

直到李恭繼位後,張氏帶著幾個子女第一時間就去看她。

看到幾個孫子孫女,她心疼的不得了,特彆是這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她對李彰更加疼愛。

不久後,她成了太後,對這個兒媳很滿意。

首先她跟自己出身一樣,都是普通百姓,其次,在自己還沒成為太後,就能帶著孩子去看她,最重要的是,她孝順,即便是裝出來的。

所以,她尤其疼愛李彰這個嫡長孫。

可問題是,這個孩子年紀太小,今年也才十三歲。

皇後做太子妃時,連著生了三個女兒,這讓李恭很不開心,直到建武十八年,張氏總算生了了一個男孩,這可是李恒的嫡長孫。

也許當初李恒下定決心要讓李恭的太子之位坐穩當,和這個嫡長孫也有一定的關係。

“可是彰兒才十三歲,皇帝會立他嗎?還有那些大臣,會支持嗎?”

張氏趕忙解釋道:“隻要太後您能勸說陛下立彰兒為太子,那些大臣反對也沒用,太祖皇帝留有祖訓,立嫡立長,誰敢反對,就是挑戰太祖皇帝祖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