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新帝冊封(2 / 2)

他不敢停歇,一個人帶著萬清等人,急奔京城。

用了十天時間,顧承寧總算到了京城。

皇後並未急著讓李彰繼位,而是等到一個月國喪期滿。

中書令,和尚書令兩人見勢不妙,不等皇帝登基,便向皇後張莞辭官了,張莞也沒為難他們,直接同意了。

建安五年,九月初九,今天是重陽節,也是李彰登基的日子。

十四歲的李彰,身穿龍袍,頭戴冕旒,登頂九五。

他身後坐著的是張莞,中間用一道簾子隔開,所謂垂簾聽政。

這個低調的女人,如今成了大乘朝廷最有權勢的女人。

眾臣跪拜後,李彰對著一旁頭發花白的侯應祥說道。

“宣旨吧!”

“是。”

侯應祥拿出聖旨開口念道:“大乘皇帝詔曰:朕以舞勺之年登基為帝,尊先太後為太皇太後,先皇後為皇太後,按製,未及弱冠之年,不得親政,當以太後及輔政大臣輔佐於朕。”

“即日起,加封門下侍中郭宗成為太子太保銜,刑部尚書李永年,升任中書省,擔任中書令,加封太子太師銜,吏部尚書趙華升任尚書令。”

“禦林軍統領,建業侯張仁,加封鎮軍大將軍,龍武衛大將軍齊遠,封開遠伯,食邑四十二戶,左監門衛大將軍杜升,封孝義伯,食邑四十戶,左監門衛將軍,趙國公馮勝,升任右監門衛大將軍。”

他們著幾人,本都是正三品的官職,張仁加封了鎮軍大將軍,品級拔到從二品。其他兩人年紀大了,混個個三等伯,這兩個封號都是縣名,所以隻能是三等,如果是前朝州名,則是一等伯,郡名,則是二等伯,縣名自然就是三等。

而這個是不能世襲的,隻能遞減,到他兒子,就是子爵,孫子就是男爵,重孫就沒了。

而馮勝直接成了正三品的大將軍。

“罷去樞密院,複按察司,巡城兵馬司都督陳軒,任按察司左指揮副使,加封雲麾將軍,太常寺少卿馮威,任按察司右指揮副使,加封銀青光祿大夫,龍武衛中郎將常山,任按察司指揮使,加封懷化大將軍。”

他們三人也是,按察司都督,成了指揮使,依舊是從三品,懷化大將軍則是正三品。以前的左右使司,成了指揮副使,原來是正四品,現在加了雲麾將軍,和銀青光祿大夫,一文一武從三品散官。

“會寧侯顧承寧,乃開國安夏王之後,輔佐兩代帝王,屢立奇功,特命顧承寧領按察司都督,兼領巡城兵馬司都督,加封輔國大將軍,上柱國。建安五年,九月。”

聖旨宣讀完畢,顧承寧也是愣住了,好家夥,一下子把自己拔這麼高的品級,又給了這兩個官職,這是不是有些扯淡呢?

輔國大將軍,是正二品武散官,上柱國是正二品勳。

按察司有常山這個指揮使,你又整個都督,這不是職位重疊了嗎?而巡城兵馬司還行。

不過好在都是有實權,能辦事的地方。

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開口說道。

“即日起,郭宗成,李永年,趙華,顧承寧,你四人,為輔政大臣,與太後共同輔佐於朕,直到朕親政。”

我日,顧承寧更加震驚,人家那三個,可都是在權力中心,也為官多年,人家做輔政大臣無可挑剔。

可自己即便是做官,也一直在按察司,輔政,輔政個毛呀,而且,自己最年輕,幾乎隻有他們幾個一半的年紀。

好在乘國立國不過三十餘年,論資排輩還不嚴重。

不過顧承寧猜想,張莞這麼安排,隻怕是怕輔政大臣裡都是文官,而自己又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關鍵時刻,會跟著這幾個文人對著乾,這就是平衡之術吧?

從招攬羽林衛,龍武衛左監門衛的武官家屬開始,到如今,不光朝中大臣,連顧承寧也沒有將張莞放在眼裡。

可偏偏這個女人太厲害了,給了人太多震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