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元和元年(2 / 2)

元和元年,元旦大朝會。

有人提出,新皇登基,按禮製,要大赦天下,另外,該開恩科。

很多人都同意,包括郭宗成和張華。

可顧承寧不同意,他當即說道:“陛下,太後,臣以為,要慎大赦天下,按禮製,新皇登基,皇帝大婚,都要大赦天下。”

“很多時候,如聖壽節(太後生日),萬壽節,千秋節的時候,有些帝王也會大赦天下。”

“國家律法,乃是針對犯法之人的懲罰,對人性的限製,朝廷各衙門,為了捉拿一些罪犯,付出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

“若是經常大赦,那這些衙門的付出,就全打了水漂,會令一些公門底層胥吏捕快寒心。”

“且先帝登基時,剛剛大赦天下,如今不過五年有餘,若是陛下再次大赦天下,隻怕對我大乘律法是一種考驗。”

“以臣之見,陛下已經十五歲,是時候為陛下物色皇後人選了,待日後陛下大婚之時,再大赦也不遲。”

皇帝點了點頭。

“母後,您覺得會寧侯所言如何?”

給兒子劃拉媳婦,那是每個做母親的最大的願望,張莞自然高興。

“會寧侯言之有理,帶陛下大婚再大赦,隻是陛下之妻,乃是未來的皇後,人選還是要慎重挑選。”

“母後說的是。”

皇帝轉過頭看著顧承寧。

“會寧侯,開恩科的事,你又是怎麼看的?”

實際上皇帝年紀小,可對科舉還是很好奇的,他也想體會體會坐在太和殿看著考生們考試。

可顧承寧要讓他失望了。

“回陛下,臣以為,如今我朝內憂外患,內有官員貪汙腐敗,懶政怠政,軍隊戰力減退,將士散漫,外有草原環伺,此時不適合開恩科。”

“更重要的是,今年正好是武科會試大比,若陛下開了恩科,將置武科於何地?”

“更何況,我朝雖然可以開恩科,可至今還沒有先例,且明年就是文科春闈,若到時朝廷缺人,完全可以多錄取一些便是。”

顧承寧說多錄取一些,實際上是給朝堂上的人打預防針。

因為現在按察司已經一邊組建,一邊在查一些貪官的底子了。

到時候,肯定有一些人得辭官,甚至流放,殺頭。

顧承寧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可有些貪得無厭,出賣國家,為自己謀利益的人,必須查處。

否則,國將不國,至於一些單純喜歡錢財的,隻要上交國庫,或許可以放他們一馬,特彆是一些有能力的官員。

如此一來,到時候不就空出很多位子了嗎?

自然就需要很多官員,科舉正好挑出一批人補充。

李彰雖然有些失望,不過他想儘力做一個好皇帝,儘管他還沒有親政,說的也不算,可他也知道,科舉雖然是為朝廷選才,可也糜費不少。

也許不久後,就要對草原用兵,有些錢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

同樣,有些事能不辦就不辦。

“母後,您的意思呢?”

“會寧侯所言有理,文武科皆是為朝廷遠才,不可為了文科,而放棄武科,就依會寧侯所言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