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寧看著兩個女人若有所思的樣子,接著說道。
“我顧家雖然不能與皇室相提並論,可終究是世襲的侯爵之家,雖說立嫡立長,可世子之位,終究誘惑太大,我可不想兄弟之間為此心生嫌隙。”
實際上顧承寧也怕,畢竟這個時代,人說沒就沒了,萬一兒子有個三長兩短,那顧家就沒後了,而且,這世襲的爵位就沒了。
彆的家族還可以過繼,可他顧家跟誰過繼去?
不過,就目前來看,兒子身體倍棒,畢竟有崔文華這個神醫跟在身邊。
然而,顧承寧還是希望顧家人丁興旺,隻是他已經三十七歲了,所以,他打算等兒子過了十八歲,就給他娶媳婦,好趁著年紀小,給顧家多生幾個。
而且為了保住顧家的榮華,還得給孩子們聯姻。
常山這王八蛋不止一次跟自己提過,想給顧落縈跟他兒子定娃娃親。
他的兒子今年才十二歲,比自己女兒還小兩歲,不過他以孩子還小,等過兩年再說給拒絕了。
這是顧承寧的心裡話,畢竟他來自後世,這麼小的孩子就定親,他有點不願意。
況且當初林言溪不就是如此,這才導致她經曆了那麼多,否則,隻怕如今自己夫人是她了。
在自己回到京城後,家裡的私塾自然就沒了。
可李姝早就在公主府找了先生,教授孩子。
彆人的孩子或許不能去公主府讀書,可常山的侄子侄女們,還有顧承寧的孩子卻是可以的。
現在三個孩子都在公主府讀書,每天有侍衛接送。
常山自從成了駙馬後,便住進了公主府,西寧郡侯府,他隻是偶爾回去看看父母。
這一點,顧承寧是非常羨慕的,可惜他父母早亡。
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元和三年三月,皇帝大婚。
皇後乃是太後的族弟,工部員外郎張鴻的女兒。
這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顧承寧心裡則隱隱感覺有些不妙。
太後張莞這是在培養外戚嗎?
李恭在位時,定下了國丈可以封爵的規矩。
所以,太後的兄弟張擎,被封金陽侯,按說,隻封個伯爵就可以了。
可張家畢竟在太祖起兵時,支助過,雖然後來太祖奪取天下,要封賞張家,可被張莞父親拒絕了。
所以,李恒一直覺得虧欠,李恭上位後,才給張擎一個縣侯的爵位。
按照這個趨勢,張鴻也要封爵了,雖然這個爵位,隻有食邑,沒有封地,即便不是世襲罔替的爵位,可那也是勳爵呀。
估計這也是因為張擎沒有女兒,隻有三個兒子的原因,另外,張莞也隻有這一個弟弟,並沒有其他兄弟姐妹。
主要是其他兄弟姐妹沒有成年便沒了,所以,張莞才找了這個已經族弟的女兒。
不過,張莞能立張鴻的女兒為後,也是有原因的。
張家在百年前也是世家大族,可惜,後來沒落了。
雖說沒落了,可作為主家的張莞家,也靠著祖上留下田地,加上張父的經營,生活也算富足。
可畢竟沒落了,在彆人眼裡,就是一個土鄉紳。
張家也是安夏人,和李恒,還有顧承寧的父親顧晟是同鄉。
要說這張父挺有眼光,雖說在李恒起兵後,他沒有投靠,可後來李恒被朝廷打的慘敗,軍隊四散,眼看就要完犢子的時候,張父卻變賣土地,將自己積攢多年的糧食金錢一股腦的給了李恒。
這是李恒最艱難的時候,所以才和張父定下了娃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