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焱的詐死之計沒有生效,他也沒有生氣,主要是他沒能力生氣了。
這場戰役,是淳焱自從統一北狄後,第一場他認為輸掉的戰役。
雖然雙損失看上來差不多,可淳焱明白,這次他損失了七千多騎兵,這對於北狄來,損失不算很大,可對於乘國來,算是大勝。
這樣,便可以大大鼓舞士氣,反觀自己這邊,哪裡吃過這樣的虧,一時間士氣低落。
加上幽州那邊,也被梁虞擊敗,這讓淳焱的病情加重了。
有人勸淳焱撤軍,可淳焱哪裡肯撤,好不容易拿下乘國三州之地,怎麼可能輕言放棄。
這時候淳焱很是後悔,一開始沒有選擇繞道蒲州,隻要拿下蒲州,跨過黃河,便可直達永寧城下。
如今,這些道路上建了一道道官寨,自己想要繞道,就得一路打過去,顧承寧是不會看著自己這樣打過去的。
顧承寧這邊,打掃完戰場後,立刻命人開始收割晉州城外的莊稼,並且向皇帝上奏,請求免除晉州秋稅。
眼下,北狄死守代州,他想攻城有些不現實,畢竟淳焱還有六萬人,加上守城的一萬人,代州駐守著七萬人。
思來想去,顧承寧上奏皇帝,請皇帝再調派一支人馬,北上銀州,繞道並州,切斷北狄補給。
隻要北狄沒了草原補給,大乘軍隊則可以一步步蠶食他們。
僅憑借並,雲,代州三地的糧食,不足以讓他們支撐下去。
而顧承寧則帶冉達代州城下,日日叫陣,以此拖住淳焱的人馬,不讓他們撤出代州。
李彰也沒推脫,立刻抽調了兩萬人馬,朝著銀州而去。
當這隊人馬到達銀州,淳焱就收到了消息,他立刻就判斷出了這支人馬的意圖。
此時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氣已經冷了下來,代州也下起鄰三場雪。
淳焱的身體,也越來越差。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刻撤軍回草原,要麼出城與顧承寧決戰。
決戰的話,勝負難料,撤回草原,則很輕鬆,他斟酌再三,決定撤回草原,畢竟,他也不想死在異國他鄉。
北狄軍撤了,撤的乾乾淨淨,顧承寧順勢領軍進入了代州。
可顧承寧並不想放淳焱回去,於是他命人傳話給銀州的大軍,讓他們全力趕赴並州城北,務必將北狄堵死在大乘境內。
當淳焱率領大軍距離並州三十裡的時候,兩萬人已經到了並州以北。
而顧承寧並沒有在雲州停留,全軍放棄輜重,全力追擊。
淳焱並沒有將這兩萬人放在眼裡,進入並州城後,他就有九萬人,其中還有兩萬多騎兵。
麵對這兩萬步兵,很容易就出去了。
率領這兩萬人馬的是建武十二年的武狀元,韓況。
韓況出仕二十多年,一直不溫不火,如今也不過是四品中郎將,這次是他的機會。
韓況命五千人在並州城北,三十裡處,北狄撤軍的必經之路上,挖了大量的陷坑。
這裡道路崎嶇,兩邊又有密林,韓況讓人在兩邊密林中準備了大量的箭矢,埋伏了三千弓箭手。
淳焱大軍一出城,韓況就帶著手下人馬四散逃命,給了淳焱一種這兩萬人都是烏合之眾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