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彆人什麼也不說,李彰心如死灰,他很後悔,當初不應該聽信讒言,那麼著急的想要拿下顧承寧。
如今才有了今天的局麵,這些人雖然不像顧承寧說的那樣是奸佞,可也好不到哪裡去。
實際上他也是怕了,當初先帝想要立他的兄長為太子,若非太後未雨綢繆,他如今也隻能當一個閒散王爺。
後來,他成年後,想要親政,太後又把持朝綱,不肯放權。
他自認為有太祖之像,然而,他從小在宮中長大,哪裡像太祖一樣,見識過民間疾苦,他性情多疑,又哪裡像太祖一樣心胸寬廣。
如今,也隻能聽從吳老七的建議。
“咳,咳,傳旨,命各地守軍,迅速返回永寧,固守永寧,命各地邊軍,折衝府,速速回京勤王。”
顧承寧等人正在商議是直接南下威脅京城,還是先拿下華州,進而逼近京城。
這時候,斥候卻來報,關中各地的軍隊居然撤走了。
眾人都是一愣,顧承寧便一邊讓斥候再探,一邊領兵進駐各地。
當搞清楚朝廷的意圖,顧承寧笑了。
他一邊派人去勸降並州邊軍,一邊率兵逼近京城。
顧承寧分彆在耀州,華州,留下五千兵馬,鳳翔,留下一萬駐守,自己則帶著剩餘合計十四萬人進兵京城。
元和十四年秋,顧承寧率大軍抵達永寧城下。
一方麵,派人控製運河,一方麵,將整個永寧城圍了起來。
永寧城畢竟是京城,城牆高達五丈,最重要的是護城河太寬。
最窄的地方,河口岸都有四五丈。
而且永寧城北門,還有甕城,箭樓等,每一道城門,都有千金鎖,一旦落鎖,城門是撞不開的。
彆說城中還有十萬軍士,即便隻有三萬人,他們也很難攻下。
況且京城還有上百萬人口,即便城中人口,也有數十萬。
大乘軍械庫的軍械更是多如牛毛,若是強攻,隻怕會死傷慘重。
所以,能做的就是困守。
如今城中的守軍,都是各處征調來的,指揮調度起來是很難的,更不用說出城與他們決戰。
而永寧因為人口眾多,平日囤積的糧食足足可以維持整城人吃三個月。
況且,顧承寧拿下綏州後,皇帝就從江南各地調糧入京。
大量米糧,從運河運抵京城,好在顧承寧動作夠快,沒有給朝廷太多時間,否則大量糧食運抵京城。
要是在這裡耗上幾年,那也不用打了。
不過如今倒是便宜了顧承寧,運河上一船船糧食,全被他拿下。
轉眼到了年底,並州已經投降,顧承寧調三萬人北上並州,將並州的三萬人換防。
往年過年,永寧城是何等熱鬨,可如今卻冷冷清清。
今日,顧承寧下令,所有將士撤回,準備過年。
雖然大軍撤離了各門,可城中守軍根本不敢開城門。
如今京城之中,不說彆的,光是糞便都沒處安放了。
各種生活垃圾,堆積如山,好在這是古代,要是後世,隻怕更多。
也好在是冬天,否則永寧城隻怕已經臭氣熏天了。
元宵節,也沒了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