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五萬多人,就很好辦了,有兩萬多人是各地進京勤王的,還有兩萬人是龍武衛,左右監門衛的。
顧承寧立刻派人直接向宮裡遞交了奏折,讓常山和馮勝等官複原職,並讓蕭銓領左監門衛大將軍。
陸瑩如今也沒有辦法,隻能下了旨意。
顧承寧親自找了他們幾人,讓他們統領三衛。
其餘兩萬人,就地編入軍中,還有三千巡城兵馬司的人,顧承寧也沒有為難他們。
七日後,京城諸般事宜已經安排妥當,顧承寧再次上奏,裁撤羽林軍,由他從軍中挑選精銳,組成新的羽林軍,拱衛皇宮。
麵對顧承寧的要求,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皇後陸瑩都恨得牙癢癢,可他們毫無辦法。
畢竟,如今整個京城都被顧承寧控製。
羽林軍中有很多朝廷勳爵之後,顧承寧並沒有讓他們滾蛋,而是將他們安排在龍武衛中,畢竟這些人不好得罪的太徹底。
很快,無論是京城,還是皇宮,都被顧承寧徹底把控。
元和十四年六月十日,大朝會。
一大早,朝臣們已經來到太和殿,而顧承寧和自己下屬眾臣卻遲遲未到。
眾人就隻能這麼等著,直到辰時末,顧承寧才帶著一眾人來到太和殿外。
顧承寧這時候才發現,大殿外兩側放著許多鞋子。
媽的,幾年不在朝堂,這李彰又搞這一套。
南北朝之前,胡人物品並未大量傳入中原,所以人們多是席地而坐,大臣上朝,也是要脫鞋子的。
不過這個時空,已經有了座椅板凳,所以之前上朝並不需要脫鞋子。
可後來李彰卻嫌棄這樣將太和殿和太極宮弄臟了,就下令,上朝時需要脫了鞋子。
這也是近兩年才頒布的,所以顧承寧並不知情。
其他人並沒有跟著走進大殿。
隻有顧承寧一人,他身穿蟒袍,腰間掛著佩劍,大步走進太和殿。
九歲的李鈺見顧承寧帶著武器進殿,嚇得一個哆嗦,一旁的官員們畏畏縮縮,敢怒不敢言。
顧承寧走到殿中,拱手行禮。
“臣顧承寧,拜見太後陛下”
見顧承寧一不取下佩劍,二不下跪行禮,大殿上的官員,包括如今身為太後的陸瑩一個個目露凶光。
你特麼這也叫拜見,你倒是拜呀?
而九歲的小皇帝卻一時間不知說什麼,陸瑩隻好開口。
“梁國公平身吧!”
“謝陛下,謝太後。”
顧承寧剛剛正身,一旁的禦史中丞石望便怒斥道。
“梁國公,你也太放肆了,太和殿中,你竟然攜帶武器,你還有沒有將太後和陛下放在眼裡,有沒有將我大乘的律法放在眼裡?”
顧承寧淡淡一笑,反倒向石望輕輕行禮。
“哎呀,禦史中丞說的是,不過我年紀大了,怕死呀,畢竟這大殿之中,想讓我死的人不少,我總要防著點。”
“況且我在軍中,一直如此,石中丞若是覺得不妥,以後就不用參加朝會了,來人,請石大人回府。”
大殿外立刻走進來兩名羽林軍士兵,將石望拖著往大殿外走去。
石望見此大喊道:“顧承寧,彆人怕你,我卻不怕你,有本事你殺了我,你劍履上殿,視太後,陛下,還有滿朝文武如無物,其心可誅。”
顧承寧一轉身,先是怒容滿麵,接著卻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