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寧的改革正在進行,千裡之外的梧州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梧州有座悟真寺,傳承已經六百多年,寺裡有僧侶三千多人。
而悟真寺因為幾朝皇帝尊崇佛教,所以全國佛教很是興盛,悟真寺擁有大量土地。
而梧州百姓因為受西南暹羅國影響,整個梧州大多數百姓都崇信佛教。
就在官府要去悟真寺丈量土地的時候,遭到了當地百姓大規模抗拒。
甚至有百姓衝擊了梧州刺史府,打傷刺史,彆駕,長史被打成重傷,司馬被毆打致死。
按說朝廷丈量悟真寺土地,跟百姓沒有任何關係,可百姓居然不惜衝撞官府。
很顯然,這裡麵肯定有人在挑動百姓鬨事。
衝擊官府,乃是造反的大罪,這些百姓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膽子,無非覺得法不責眾。
梧州地處邊境,百姓日子過的也是緊緊巴巴,讀書人更是少之又少。
這類人,最容易被人利用。
不過他們想錯了,顧承寧決不允許有人公然挑釁官府朝廷。
他立刻讓按察司密查,一定要找到這件事背後真正的推手。
另外,他讓梧州折衝府介入,將一些領頭的人抓捕,梧州全境戒嚴。
本以為這件事能就此平息,然而,讓顧承寧沒有想到的是,悟真寺的三千僧侶竟然公開攻打梧州折衝府和梧州刺史府。
而且這些僧侶的戰鬥力異常凶狠,折衝府損失慘重,傷亡過半。
折衝都尉耿羽和刺史周乾竟然被這些僧侶活活燒死,整個梧州已經徹底被悟真寺的僧侶控製。
按察司在梧州的人也幾乎全部被抓,一律處死,隻逃出了一人,就是梧州按察司的統領。
梧州駐紮著兩萬邊軍,邊軍主將,前朝武陟侯範仲,竟然絲毫不為所動。
消息傳到京城,顧承寧大怒,這梧州難不成不是大梁的土地?這些人明顯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囂張至極。
既然他們公然造訪,顧承寧絕不能坐視不理。
於是顧承寧下令南軍都督府立刻召集兵馬五萬待命。
改朝換代已經四年,這幾年,顧承寧一直沒有管嶺南地區的事務,這一次,趁著這個機會,他打算再次親赴嶺南平叛,並且安撫嶺南其他地區。
八月初,顧承寧從運河乘船先去了揚州,接著又轉而去了升州。
如今南軍都督府就設在升州,五萬人馬已經枕戈待旦。
顧承寧到了升州,並沒有多做停留,領著五萬人馬直奔梧州,並下令如今的交州邊軍主將,楊立的兒子楊兆率交州邊軍兩萬人,同步前往梧州。
同一時間,梧州刺史府。
範仲領著一眾人坐在一邊,另一為首的是一個胡須花白的大和尚。
而主座上坐著一個人,如果顧承寧在這裡,一定會覺得很奇怪,這人竟然和李謙長的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