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將士他可以答應,可放了範仲的家人,這讓顧承寧難辦了,畢竟謀逆是要誅滅九族的,之前也是如此。
不過皇帝自然有皇帝的特權,而且範仲確實情有可原。
實際上隻要自己再守上幾日,梧州就不攻自破。
可畢竟城裡有十萬百姓,雖然這些百姓裡有很多人參與反叛,可畢竟大多數是愚昧無知。
況且自己如今是皇帝,也得顧著名聲,再三考慮下,顧承寧答應了他的請求。
第二天,衛隊長帶著顧承寧的手諭來到城下。
“範仲出來答話。”
不一會,範仲走上城頭。
衛隊長打開收諭:“範仲,朕答應你了,明日辰時,你便打開城門,朕親自受降。”
這手諭寫的明白,沒有那些之乎者也。
第二日一早,顧承寧騎著馬來到城下,範仲打開大門,帶著將領跪在地上。
顧承寧率軍進城,為城中百姓發放糧食,梧州之亂就此平定。
顧承寧既然答應不會為難兩萬將士和範仲家人,自然要做到。
於是,許範仲妻兒返回娘家,除了他的妻子兒女之外,他的父母早就亡故了,顧承寧也沒有再為難他的親人。
五日後,三千僧侶被秘密押送城外坑殺,之所以秘密坑殺,是為了不引起民變。
畢竟這個時代的百姓許多沒有讀過書,愚昧無知,受這些僧侶多年洗腦,已經徹底迷失。
若是公開處死這些人,隻怕會有許多百姓不滿。
至於李鴻,顧承寧可不打算輕易讓他死。
至於範仲,顧承寧還是給他了一壺毒酒。
接下來,就是重新組建梧州刺史府官員,另外抓捕那些攻擊刺史衙門的百姓。
經過七日查訪,抓捕,竟然有三百餘人參與了攻擊刺史衙門。
亂世用重典,梧州這地方,屬於邊境,時常有動亂發生,顧承寧決定殺一儆百。
三百人全部殺,至於他們的家屬,可以赦免,其中幾個帶頭的,顧承寧下令,誅滅他們三族。
又三日後,城南刑場。
四百多人被押赴刑場,這其中包括那幾個帶頭的父母,兄弟,子女。
刑場來了許多百姓,顧承寧沒有阻止他們觀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攻擊官府,謀逆反叛是什麼下場。
梧州畢竟是邊境,邊軍還得有,於是顧承寧留下兩萬人,由梁煒任主將,並將他的正五品下的寧遠將軍晉升為正五品上的定遠將軍。
他又任命南軍都督府長史為梧州刺史。
顧承寧並沒有急著班師回朝,而是從梧州出發,巡視嶺南各地。
畢竟這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安撫嶺南地區。
突然換了皇帝,難免有人心懷叵測,嶺南距離京城又遠,鞭長莫及。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巡查,最後一站,便是瓊州,儋州,崖州等地。
不過去往這三地需要乘船,顧承寧自然選擇了大梁唯一的水師,林州水師。
從大乘到大梁,朝廷就隻有這一支水師,有將士一萬五千人,大小船隻卻隻有二十餘艘,說句不好聽的,所有船隻加起來都容納不下這一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