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奏!
這兩個字就像是一粒石子,徹底激活這一片湖水。
大秦朝堂上下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各地郡守都將目光看向了李斯,對於這位新上任的帝國右相,他們有此人並不了解。
但是,這不影響他們都知道李斯是嬴政眼前的紅人,而且李斯執掌國府之中的一部分進行土地改革,這才是這一次朝會的主題。
所以,當李斯開口,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李斯,想要探出一些關於土地改革的蛛絲馬跡。
畢竟他們都清楚,土地改革不會隻限於內史,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席卷山東諸郡,他們作為各地郡守,自然是要時常關注朝廷政策,然後上行下效,提前做出準備。
要不然,秦法昭昭,可是會殺人的。
..........
眾目睽睽之下,李斯坦然麵對,對著嬴政微微一拱手,然後朗聲,道:“稟陛下,自土地改革開始,連續有鹹陽以及內史郡徹底推行,其中阻擋朝廷新政的老世族三十六家,新士族十二家,地主豪強七十二家。”
“臣率領廷尉府官署,治粟內史官署以及一部分國府人員,以秦法開道,查抄糧食五千萬石,一億錢。”
“相當於大秦帝國全年稅收的二分之一,與此同時,由於各地國人百姓分地之後,糧種不足,臣與治粟內史商議,將其中一千萬石借給了內史的國人百姓。”
“等來年豐收之後,將會有國人百姓返還朝廷........”
“同樣,國人百姓對於土地改革極為的擁護,現如今內史一帶國人百姓敬陛下如敬神,經過這一次的分田,朝廷在民間的聲望與風評變好!”
“故而,臣認為土地改革一事關係到大秦帝國百年穩定,當一往直前,任何人敢阻攔,殺無赦!”
.........
李斯的這一番話,讓鹹陽宮大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自從嬴政下令推進土地改革以來,李斯的這一番話,便是第一次也是最正麵的評價,同時也讓滿朝文武心下了解,土地改革必然會浩浩蕩蕩,一往無前,不可能阻止。
亦或者半途而廢。
畢竟自嬴政親政以來,除了逐客令之外,從未有過半途而廢的政令。
“陛下,臣讚同李相所言,這數月以來臣奔波與田地之間,在整個內史郡之中親眼目睹分田之中的盛況,臣相信,分田之後,關中必然會在數年之內富庶起來。”
治粟內史鄭國站起來,慷慨激昂,道:“到時候,不管是馳道,還是直道,甚至於南越用兵,朝廷便不會捉襟見肘。”
“而且這樣一來,也能掃平大秦帝國之中的內亂!”
.........
自從李斯與鄭國相繼開口,大殿之上,群臣心中發冷。
同樣的對於老世族以及新士族,地主豪強的勢力也感覺到了心驚膽戰,光是一個內史郡,就已經達到了大秦帝國一半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