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大秦之前,所有的大一統,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反而是一種大統一的。”
“大一統不同於大統一,是因為大一統不光是在地域之上統一作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經濟製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如今的大秦帝國,在這一方麵還很欠缺,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隻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但是,兩位愛卿也清楚,此刻距離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也不過整整三年而已,尚未真正的深入人心。”
說到這裡,嬴政神色變得複雜,對於諸子百家的感官更加的不好了,特彆是儒生,有一種毀滅的衝動。
先賢留下的思想,全部被扭曲,隻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
“陛下,雖然在春秋戰國之時,中原大地之上處於分裂動亂,卻是一個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時代。”
“諸子百家將原有的大一統觀念,更加係統化、理論化,他們更加強調國內政治秩序的統一。”
尉繚莞爾一笑,隻是語氣之中大有些恨鐵不成鋼:“孔子針對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混亂局麵,提出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理想的秩序社會。”
“孟子主張君仁臣義,君民同樂,天下於一,更是認為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陛下,左相,你們看一看如今的儒生,早已經將這都忘記的一乾二淨,曲解先賢理念!”
……
看了一眼尉繚,嬴政他沒有想到尉繚對於此了解的是如此之多,不由得輕笑一聲:“荀子也認為: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
“韓非子認為一棲兩雄,一家兩貴、夫妻共政是禍亂的原因。同樣的《呂氏春秋》也說:王者執一,而為萬物正。一則治,兩則亂。”
“是啊!”
點了點頭,王綰也是心頭頗為感慨,不由得接話,道:“管仲甚至於提出天子出令於天下,諸侯受令於天子,大夫受令於君,子受令於父母,下聽其上,弟聽其兄。”
“衡石一稱,鬥斛一量,丈尺一綧製,戈兵一度,書同名、車同軌的理念。”
說到這裡,王綰不由得笑了笑:“就連號稱春秋戰國攪屎棍的墨家,也有這樣的論點,諸子百家他們都強調自上而下的政令統一。”
“隻不過,這一理念最終由海內為郡縣縣,法令由一統的帝國變成了現實!”
……
“哈哈哈……”
聽到王綰罕見的拍馬屁,嬴政大笑一聲,隻是他對於這件事的認知,早已經有了論調,自然清楚大一統尚未深入人心。
王綰隻是在恭維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的大秦帝國雖然也算是大一統了,卻有太多缺陷。”
在這一刻,嬴政沉吟,道:“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就必須要有適應的統一思想,隻有上下統一,才能保證法製號令規章製度的暢行。”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小書包小說網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