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平儒家!
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最難應付的局麵,不論是春耕還是收尾關中的土地改革,都已經到了關鍵性的時候。
畢竟天下人都在看著,土地改革是否走出關中,以及關中經過土地改革的第一次春耕,自然是牽動人心。
不管是老世族,地方豪強,還是天下庶民都在緊緊的盯著關中,盯著鹹陽,他們在拭目以待。
畢竟關中土地改革收尾,將會意味著關外土地改革提上日程,同樣的春耕一事,也會影響關外諸郡國人百姓的支持力度。
一旦關中土地改革結束,真正意義上的反抗,將會來臨。
畢竟在關中,嬴政完全可以憑借絕世無雙的威望鎮壓,但是在關外諸郡,威懾力將會大幅度減小。
若是推行土地改革,爆發暴動的幾率很大,就算是大軍鎮壓都不會減少,畢竟光是關中推行土地改革,天下便動蕩不已。
更何況,這些不服王化的六國遺民,對於大秦朝廷極為的仇視,多年教化終究是做了無用功。
正是因為大秦國策,以及種種原因,嬴政才會將《王道大世書》事件,高高捧起,然後輕輕放下。
政治,便是在無關緊要之處,學會微不足道的妥協,借機完成必要的準備,讓自己立足於不敗之地。
一直以來,嬴政都是這樣做的。
……
“王上,儒家一事就這樣放下?”
書房之中,王賁有些驚訝,他可是清楚曾經的嬴政不至於嫉惡如仇,卻也不會放過一個與他敵對的人。
但是,這一次嬴政便輕輕放下了。
若不是麵前的嬴政依舊如故,他都要懷疑是不是換了一個人,畢竟從第二次東巡結束,嬴政的處政手段與之前截然不同。
曾經霸道而決絕。
但是,這個時候多了一絲回轉,雖然殺伐決斷之上更甚往昔,卻對於未來有了更明確的追求。
這一刻的嬴政像極了當年在蘄年宮之中手握秦劍之上,器宇軒昂,鋒芒畢露的年輕秦王。
“不放下又如何?”
反問了一句,嬴政從長案後麵走下來,走到窗戶近前,望著外麵的鵝毛大雪,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更何況是儒家!”
“李斯在關中與治粟內史鄭國等人進行土地改革,如今正是關鍵時候,關外諸郡虎視眈眈。”
“鹹陽不能亂,關中不能亂,同樣的關外諸郡也不能亂。”
“若是有一處大亂,必然會僅有的,勉力維持的平衡,將會被徹底打破,這會影響大秦國策,影響推行土地改革。”
“戰爭已經結束,朕不一樣在中原大地之上再起兵事,天下皆我國人,一場戰爭下來最大的損失還是我大秦帝國。”
……
“陛下,秦法向來提倡輕罪重罰,文通君與儒生這一次算是開了一個很壞的頭,若是不重罰,隻怕是諸子百家之中,有人會效仿。”
王賁語氣之中滿是擔憂,儒家挑釁皇權,若是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必然會滋長諸子百家的野心。
有些事情,不能拖著,也不能夠妥協,就應該從源頭之上掐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