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天地間都有一個不變的定律。
曆來都是同類更了解同類!
而在公羊群四人之中,白寒衣最為了解武成侯王翦,他心裡清楚,既然大張旗鼓,明目張膽的帶著大軍前來。
王翦一定會殺人!
不管是殺雞儆猴也好,還是震懾國人百姓,用來立威,表達出自己的態度也好,這一次王翦既然帶兵前來,就不會善了。
在他看來,公羊群等人錯誤估計了朝廷的決心,以及武成侯王翦的殺伐果決。
畢竟武成侯王翦到來,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大秦兼並六國的戰爭,有一半之多是王翦一個人打下的。
可謂是雙手沾滿鮮血,在死人堆裡打滾,淌過血和火的男人。
對於這樣的人,早已經習慣了殺戮,殺人,對他而言,微不足道。
一念至此,不由得對著公羊群與宋冉等人,道:“公羊郡守所言甚是,不要小瞧陛下的決心,也不要小覷武成侯的魄力。”
“為了大秦銳士軍心穩固,彆說是參與者,就算是屠滅一郡,武成侯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隻要是為了大秦帝國……”
……
聞言,宋冉沉默了許久,語氣幽幽,道:“武成侯若是大開殺戒,名聲必然會崩壞,天下人輿論必將討伐之!”
“武成侯是一個聰明人,我相信他一定會慎重考慮的!”
縱然白寒衣與公羊群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宋冉依舊不相信,他認為大秦帝國已經統一,大規模殺戮必將會天棄之。
“哈哈哈……”
聽到宋冉此話,白寒衣苦笑一聲,朝著宋冉一字一頓,道:“隻要是為了大秦帝國,名聲掃地又如何?”
“武成侯雖然戰功卓著,在軍中統治力驚人,但是相比當年的武安君依舊還差一點。”
“當年為了大秦,四十萬趙國降軍,在一夜之間坑殺殆儘……”
這一刻,書房之中氣氛沉重。
事關武安君白起這一禁忌,自然是氣氛沉重,當年的事情在大秦之中並沒有刻意隱瞞,大多數人都清楚武安君白起為昭襄王背鍋了。
武安君白起為了掃平大秦兼並六國,統一天下的道路,不惜大開殺戒,從此人稱人屠,殺神。
“燕趙之地多有慷慨悲歌之士,趙國士兵反複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容易再生事端。
而且人數太多,糧草不足。如果放回趙國,則是養虎為患。
數年休養生息之後,如果趙國軍士如果卷土重來,我軍恐怕又要死傷無數。
更何況殺死趙國降卒,必然會讓趙國一時恢複不了軍事實力,有利於我軍後期額戰略部署。”
……
這個時候,白寒衣語氣幽幽將這一番話說出來,讓書房之中的氣氛再一次變得嚴肅起來。
這一刻,公羊群與宋冉等人沉默不語,他們清楚白寒衣這一番話之中隱藏的含義,很顯然,是在告訴他們,當年白起為了大秦統一,不惜背負罵名,坑殺了趙國降軍。
如今武成侯王翦,也有可能為了大秦帝國,再一次大開殺戒。
心中想法紛雜,這一刻的公羊群有些淩亂,遲遲想不出來解決之法,不由得端起已經涼冷的米酒一股腦兒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