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起蕭牆,血濺宮廷!
這是一個王朝的標配,但是嬴政不願意看到,也不想為後世留下這樣的例子,滋長後輩兒孫的野心。
先人的榜樣是強大的。
特彆是這還是一位,數一數二的有為之君。
在李康的記憶之中,李二殺兄弟於玄武門,囚父於太極宮,誅殺子侄於承乾殿上,從此李唐皇室之中,刀光劍影,血流成河,一直伴隨到李唐滅亡。
這一切,都是因為李二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儲君之位,可以爭。
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正大光明來,而不是以殺戮暗殺的方式。
以次伐長,是為不臣。
而已陰謀奪位,更是遺禍無窮!
大秦必須要防備這一點,而且是從他開始,所以下一任儲君很關鍵。
不僅要考慮立嫡長,還要考慮嫡長的才華,是否又能力駕馭整個大秦帝國。
雖然有了許莫負這邊的一個可能,但是嬴政最希望的還是嬴君度能夠成才,這樣一來,大秦皇位便可以隔代而傳!
這對於大秦帝國才是最有利的。
........
七天時間,一晃而過。
啟耕大典的日子到了,鹹陽朝廷之中一片忙碌,早已經準備妥當,就算是連治粟內史官署的人都沒有離開鹹陽。
啟耕大典,在這個時代,幾乎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畢竟,民以食為天。
“陛下,啟耕大典已經準備妥當,可以啟程至渭水北岸的高台了!”章邯親自最近了鹹陽宮,這一次他擔任隨行護衛。
“備車!”
“諾。”
........
啟耕大典並非一定要皇帝親至,隻不過但凡是國君亦或者皇帝親至的的啟耕大典,意義絕對不一樣。
曾經商君變法成功,孝公親至啟耕大典。而一次,關中土地改革結束,嬴政親自前往渭水高台。
渭水高台,這是大秦曆代祭祀的地方。
四馬帝車隆隆而行,沿途之上,大軍開道,這一次安全之上的防護,做的比任何一次都要細致。
這些年來,針對於始皇帝的刺殺太多了。
渭水高台之上,按照爵位以及官職,早已經在各自的台階之上站滿了人,隻有中央的台階之上,空蕩蕩的,等著嬴政踏足。
“籲!”
趙高一把勒住馬韁,嬴政從帝車之上下來,沿著紅毯鋪地的中央大道而去,在這一刻,三軍歡呼,百姓歡呼,大秦各級官吏都在歡呼。
“陛下萬年!”
“陛下萬年!”
“陛下萬年!”
........
陛下萬年之聲不絕於耳,一直伴隨著嬴政步步前行,最後嬴政等到了高台,太高之上三牲祭品早已經擺在了案頭。
嬴政走上高台,對著尉繚等人微微點頭,隨及站直了身子,麵向三軍將士以及萬千國人百姓。
在這一刻,擔任司禮大臣的鄭國踏前一步,高聲,道:“啟耕大典,陛下告天——!”
與此同時,韓談捧著以銅盤過來,在銅盤之中放著一卷竹簡,這一刻,嬴政從銅盤之中拿起竹簡,將繩結打開,激蕩的聲音響徹整個高台,隨及傳遍整個渭水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