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嬴政就不懼罵名!
畢竟他是大秦帝國的皇帝,他隻求大秦帝國萬世,至於後世罵名,他根本不在乎,縱然死後洪水滔天,與他何乾。
更何況,隻要大秦帝國存在數百年,他作為始皇帝,後輩子孫洗也會把黑的洗成白的,就像是李二一樣,明明罪行滾滾,卻被洗白成了一世帝王。
如今的他,又不是一個昏聵之君。
本身的所作所為,也沒有什麼可黑的空間,更何況嬴政也不懼。
雖然在天下人眼中,守業更比創業難,但是嬴政卻清楚,這件事情之上,要分前後。
他作為大秦帝國的立國皇帝,他如何征戰,就算是天下百姓如何的苦,隻要是還能活下去,這個天下就不會亂,但是後世皇帝則不一樣。
開國之君適合掃平天下,以霸道橫行無忌,而後世之君適合以王道教化萬民,讓天下歸心,從而讓大秦帝國這四個字深入人心。
同樣的,也讓嬴姓皇族的統治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正統。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而他卻少時間,去實行教化,但是後世帝王之中,數世,甚至於十數世帝王有的時間去教化萬民。
一念至此,嬴政心中一個想法在瞬間成型,就像是畫龍之人,點出了最後一筆,很是完美的畫龍點睛,徹底讓自己的念頭變得清晰起來。
繁重的政務,壓的嬴政喘不過氣來,但是,他有不敢放手而為之,此時此刻的大秦帝國,需要他手把手的掌控,下方於官吏,嬴政不放心,畢竟大秦帝國不過才四載。
一切都在探索,一切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不是嬴政不想改變大秦帝國的製度,但是目下來說,這個製度暫時沒有問題,而且這個製度不過是出現數載而已。
製度的變革從來都是傷筋動骨的,這樣的後果不是此刻的大秦帝國能夠承受的。
總之,一言以蔽之。
此刻的嬴政的狀態就是想法很多,卻沒有一個合適的環境讓他施為,不得一直下,隻能壓抑心底的想法,讓自己的變得很痛苦,也不知不覺的在影響自己的心態。
嬴政曾經想過,想要出去放鬆一下,見一見自己的萬裡江山,但是自古帝王不擅自離開皇城,除非局勢如此,不得之而為之。
他可是清楚,曆史上凡是喜歡巡遊的皇帝,下場都不好過,自己東巡天下,死在了半路上被鮑魚遮臭味,而隋煬帝也是因為巡遊,將可以救治的天下變得無藥可救。
至於乾隆就更不用說了!
所作所為,豈能稱之為十全!
正是因為各種顧忌,這個時候的嬴政不願意出巡,他要等到土地改革完成之後再行東巡天下。
見一見萬裡江山如畫,見一見大秦的風華,見一見這盛世是否如自己所願!
至於王翦與項羽,嬴政沒有下令催促,他們親自坐鎮在前線,必然是比自己更清楚戰局如何,能夠做出最合適,也是最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