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陛下,大秦樓船士之中戰船奇缺,而且全部都是舊式戰船,隻適合在河流之中航行,根本不適應大海。”
見到嬴政力挺,王賁心中一喜,朝著嬴政肅然一躬,道:“陛下,根據臣的統計,現如今大秦樓船士需要新式戰船大小一百四十餘艘。”
“至於其他,等這一批戰船建造出來,再行營造!”
王賁心裡清楚,一下子讓那麼多的戰船下水,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說是太尉府還是各大官署的意見,就算是朝廷的府庫之中,在這個時候也不可能拿得出來這麼多的錢糧。
更何況也不是讓少府以及尚工坊什麼都不乾,隻負責造船的,畢竟近乎百萬的大秦銳士的裝備的維修以及打造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王賁清楚,這一刻滿朝文武都在盯著,若是自己獅子大開口,隻怕是到最後連這一百多艘戰船都會被文武百官一一消磨,最後隻剩下十幾艘。
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有想過以蛇吞象,大秦樓船士畢竟是剛剛整訓結束,唯一的戰功也不過是滅了萁子朝鮮等國。
而大秦銳士則是滅了山東六國,戰功赫赫,,王賁不會傻到去對比,他心裡清楚,做人要走自知之明。
而且王賁清楚,大秦帝國之中船工一直以來都不多,隻有吳楚之地多一點,但是這些民間船工,經驗不豐富,隻建造過小船,根本沒有建造過大船。
而朝廷的船工也隻是建造過小船,這需要一個過渡。
“諸位愛卿對於通武侯之言,有何看法?”
建造船隻,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一次性一百多艘,這太過於獅子大開口了,嬴政雖然也清楚,以大秦樓船士三十萬大軍而言,這些船隻根本就不夠。
但是,不光是錢糧的問題,更是船工以及各類工匠以及冶鐵技術尚未突破的問題,以當下的大秦國力根本就不適合建造太多的船隻。
隻應該建造一艘,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經驗,等到各方麵的條件都成熟之後,再開始大肆製造船隻。
但是這個問題不能由自己這個皇帝親自提出,這樣一來,顯的自己很無能一樣,皇帝親自下場,當是一場爭鬥的結束,蓋棺定論之後。
皇帝隻能是一個裁決者。
“陛下,建造戰船,不管是尚工坊還是少府都沒有太多的經驗,而且現階段,各方麵的都尚未成熟,臣以為當建造十艘以下的戰船,讓大秦各大官署對於建造戰船有一定的了解,積累一定的經驗。”
王綰目光幽深,他心裡清楚,大秦帝國這個階段,並不適合大規模建造船隻,至少在土地改革尚未結束,朝廷內部都不應該大動乾戈。
隻不過這件事,通武侯王翦已經提起來了,自然不能是一艘都不留。
對於王綰的意見,嬴政不置可否,他自然是清楚,王綰說的沒有錯,但是他不能就這樣的決定,一念至此,將目光看向了太尉尉繚。
“太尉你的意思呢?”
聞言,尉繚微微一笑,他心裡清楚這件事他必須要表態,畢竟他是朝廷之上軍方之中最高職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