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當嬴政這一番話開口,群臣一下子都沉默了,他們心裡清楚,嬴政考慮的沒有錯,現如今的大秦確實需要培養新的武將了。
老一輩一如王翦已經上了年紀,而中一輩蒙恬與王賁等人,也手握重兵,年紀大了,而年輕一輩,並沒有多少出彩之人。
大有一種青黃不接的尷尬!
不管是為了大秦帝國的未來,還是為了培養將才,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畢竟一個名將的成長,並非隻有熟讀兵書,還需要一場又一場戰爭的經曆,所以,嬴政想要南下之時,培養王離,韓信等人。
不管是王離還是蒙恬的兒子,以及韓信,項羽等人,看似天資橫溢,但是依舊是太過於稚嫩,任何一個名將都是由無數次的戰爭堆起來的。
不管是武安君白起,還是武成候王翦都是一樣。
原本嬴政打算先行開啟北伐之戰,但是之前他忽略了北伐之戰,在這個時候,他想起來了,自然是需要調整戰略。
先行北伐與先行南征,哪一個有利可圖,便將哪一種作為第一個,這便是嬴政的想法。
“陛下,五十萬大軍南下,但是五大將軍各自率領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互不節製,這樣做,未必是一件好事。”
王翦目光幽深,朝著嬴政搖了搖頭,道:“軍中無二帥,號令不統一,將會導致軍令各異,軍中無所適從!”
“臣以為先行令項羽為主帥,韓信與王離作為副將,範增作為軍師,率領二十萬大軍過巴蜀,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夜郎以及句町等地。”
“按照計劃,當項羽等人攻破夜郎等地之時,正好也當是靈渠開鑿完成之時,這樣一來,便可以讓任囂等人南下百越。”
“隻不過,項羽尚還有一戰之名,但是韓信名聲不顯,驟然提拔成為副將,執掌十萬大軍,隻怕軍中會出現異議。”
聞言,書房之中的群臣都沉默了,王翦的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畢竟軍中以功績以及強者為尊。
突然之間,將一個人提拔上來,需要一定的說辭,要不然軍心不穩。
“先行調兵遣將,國尉府官署,國府官署,治粟內史官署,開始準備,等到朕處理了諸子百家這一攤事。”
“朕親自南下,禦駕親征,親自擔任這個主帥!”
這便是嬴政的決定,他心裡清楚,想要讓項羽與韓信上位,必須要有一個強力的主帥,放眼整個大秦,也隻有嬴政自己與王翦合適。
而曆史上,王翦便是病逝在了百越,所以,嬴政決定這件事他親自去,將王翦留在鹹陽,多活幾年是幾年。
特彆是王翦這樣經驗豐富的大將,是將來開設大秦皇家軍校祭酒的最佳人選,所以,他打算親征。
“陛下,百越之地崇山峻嶺,密林密布,氣候潮濕,更是毒蟲虎豹存在,還是老臣親自去為好!”
這一刻,其他人還沒有開口,王翦便反對了,在他看來,讓君王禦駕親征,雖然能夠提升士氣,但是風險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