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沒有想到,村裡人居然是跟著他的行動,才打算全讓孩子去讀書。
不過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總算是殊途同歸,江父和村乾部們需要的結果都達到了。
知青點的幾個人為了賺工分也是拚了,認真備課,第二天試講的時候,除了張文靜,陳誌強和鄭遠有些緊張,講課有些停頓,其他人倒是可以完整連貫地上完一節課。
最後,經過綜合考慮,村裡商量過後,決定讓李萌,張文靜,王鬆這幾個比較有親和力的去教小學,陳誌強,鄭文傑和鄭遠這幾個男生去掃盲班。
至於為什麼不從村裡高中生選,因為村裡的高中生本來就不多,大家還要幫家裡乾活,人手和精力根本不夠用。
知青點的幾個人成功當選,都是一臉開心地回了知青點,教小學的,和教村裡大人的,大家分彆湊在一起備課。
李萌也難得地放下了對鄭遠的不和,和大家一起討論備課。
開始上課的第一天,因為教小學生都是白天,掃盲班則是晚上,他們幾個人輪流幫忙做飯。
小學裡,李萌三個人先給孩子們做了測試,分好了學過比較厲害的,隻掌握一點的和沒有學過的。
因為沒學過的人和學過卻隻掌握一點的人太多,所以這些人全部被分為一年級,分成兩個班級,由張文靜和李萌各自帶一個班,比較厲害的孩子隻有十幾個人,就成為二年級,由王鬆來教。
一年級從頭開始教學,李萌和張文靜很快就按照寫好的教案進入狀態。
王鬆本來以為被分為二年級的同學可以直接教二年級內容,沒想到教了幾節課,才發現大家的基礎跟一年級也差不了多少,於是也重新從一年級內容教起。
至此,小學裡麵,目前就全部都是一年級學生,經過王鬆的努力教學輔導,三個老師老師的教學進度也差不多。
小學的教學開展的輕鬆,掃盲班那邊的大人卻有些不服管教。
雖然很多人知道認字重要,也過來上課,但是大家都是村裡互相熟悉的人,上課喜歡說話,吵吵鬨鬨,有時候困了還直接趴下睡覺,把課堂就當自己家裡似的,根本不聽知青們的話,所以知青們有些管不住。
最後,還是江父,鄭支書和大隊長連續批評了幾個人,還出了個狠招,這才鎮住村裡人,讓他們乖乖聽知青的課,認真讀書識字。
村裡人為什麼這麼容易聽話,是因為村乾部們說了,要是有誰不認真學習,就把名字廣播出來,讓村裡所有人都知道。
到時候,他們不僅會被村裡其他人嘲笑,回到家裡,他們的父母孩子也知道了這麼丟臉的事,看他們還有什麼臉麵對家裡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
想到這,大家都忍不住顫抖,紛紛改了不好的習慣,認真學習,他們可不喜歡被人嘲笑,被家裡人看不起。
至此,村裡的小學和掃盲班都步入了正軌。
江父和江母也輪流讓幾個孩子每天教他們認識幾個字,學的很認真。
他們說不僅要給村裡人做個好榜樣,還要給他們的孫子孫女做個好榜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