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
七月氣候炎熱,街上幾乎沒個人影。
上京權貴之家除了每日上朝的大臣之外,其他人無不待在家裡乘涼避暑,京中宴會都少了很多。
定下儲君之後,禮部開始籌備成親大禮。
朝中上亦有朝臣開始朝周蘭庭靠攏,隱隱透露出想把女兒嫁給太子殿下做側妃,隻是無一例外皆被拒絕。
太子府修繕妥當之後,禮部開始置辦府內家具陳設,除此之外,還要給太子配合太子府屬官,太子府侍衛,太子侍讀,掌事嬤嬤和侍女皆是從宮中精挑細選。
謝東凰給周蘭庭的建議是,太子近侍從貴族家中選拔,年紀在二十五歲以下,通過比武選拔,人數三十。
太子府一等侍衛從四品以下官員家中選拔,人數兩百;二等侍衛從平民男子中選拔,人數五百。
選拔的標準皆武功和箭術評判,而一名正統領和四名副統領則擇優提拔。
這樣一來,京中權貴家中練武的男丁都有了效忠太子的機會,同時也是太子拉攏世家的一個態度,同時也給有本事的平民男子上升的通道。
太子府屬官以同樣的方式選取,在讀書子弟中擇優錄取。
雖然沒有跟世家聯姻,但這種以近臣錄取的方式可以跟官員們建立更公平的君臣關係,來日新帝登基,太子府屬官和侍衛因為跟太子培養出來的情誼和信任,都將獲得更高一步晉升。
周蘭庭采納了東凰的建議,並並請鎮國公全權負責這件事。
鎮國公麾下將士數十萬,鎮守邊關,保家衛國,在以武起家的南齊威望很高,他幫太子主持此事,代表了他對太子的支持態度。
同時鎮國公的孫子跟琳琅公主的婚事,也代表了鎮國公府一門都是太子最有力的後盾,所以武試的選拔很順利,報名的人數烏壓壓排成長龍,男子們個個年輕力壯,朝氣蓬勃。
文試則請舒太傅主持,考學子們的詩詞文章和格局胸懷,選拔有學識、品學兼備的優秀兒郎。
舒太傅在南齊讀書人眼中同樣德高望重,是學子們爭相想拜入門下的儒雅文臣,此次主持文試,所有入選的學子無不是通過舒太傅的考核,也算是間接成全了師生關係。
這是謝東凰示意周蘭庭對舒家拋出的態度,稍稍彌補舒家在周錦硯沒能做儲君的失落,以及表達對舒家的繼續信任和尊重,讓舒家沒有後顧之憂。
而跟琳琅公主成親的岑雲峰,因為一隻手臂受傷在家休養,於七月武試中過五關斬六將,拔得頭籌,被任命為太子府侍衛統領兼書房侍讀。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