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親的隊伍走走停停,行軍緩慢,到了涼州地界,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這天下午,送親隊伍抵達了昌鬆縣,縣令和縣丞等一班官員都迎了出來。
送親隊伍沒有進城,而是在縣城外的草原上紮下了大營。
李琇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裴旻匆匆走來。
“殿下,卑職聽到一個消息,不知是真是假?”
“什麼消息?”
“卑職聽說七天前李瑁在姑藏縣抓捕了大盜劉飛騰,但前天劉飛騰又在昌鬆縣公開露麵了,真真假假,大家都糊塗了。”
“李瑁還在涼州?”
“七天前就走了,他是從涇源道返回長安,和我們不是一條路。”
這時,門外有武士報告道:“殿下,昌鬆縣縣尉求見!”
縣尉負責治安,估計是想談談安全問題。
“請他進來!”
李琇對裴旻道:“你也聽一聽!”
不多時,一名官員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禮,“下官昌鬆縣尉孟俅,參見殿下!”
“孟縣尉找我有事?”
“最近馬匪猖獗,卑職擔心馬匪襲擊公主隊伍,特來向殿下說明一些情況,提醒一些注意事項。”
“我們可是有三百騎兵護衛,馬匪也敢來招惹?”
“殿下不要小看了這些馬匪,他們主要在夜間行動,總是突然出現,他們甚至襲擊過軍隊後勤補給車隊,非常猖獗,還要注意,尤其夜間要做好防範。”
“孟縣尉說的馬匪,是指劉飛騰的手下吧!”
“彆的馬匪也有一些,但主要是他。”
李琇笑問道:“我得到一個消息,說劉飛騰已經被抓走了,但居然又在鬆昌縣出現了,到底哪個消息是真?”
孟縣尉苦笑一聲道:“劉飛騰是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悍匪,他哪有那麼容易被抓走?”
“那被抓走的是誰?”
“被抓走的是涼州豪門劉逡。”
“李琇有點糊塗了。”
“劉逡不就是劉飛騰嗎?”
“殿下,這幾年一直就有傳言,說劉逡就是劉飛騰的另一個身份,但如果你是昌鬆縣本地人,你就會知道,劉逡其實是劉飛騰的小叔。
兩人年紀差不多,長得也相象,有一次劉逡公開露麵,大家都以為是劉飛騰,然後就以誤傳誤,說劉逡就是劉飛騰,劉家也不辯解。
但對我們昌鬆本地人,是很清楚他們不是一個人,兩天前劉飛騰在昌鬆縣老家露麵,我一眼就認出來了,劉飛騰好好的。”
孟縣尉告辭走了。
裴旻忍不住道:“李瑁來涼州做任務,怎麼聽起來很荒誕啊?”
李琇淡淡一笑,“這任務的名字就叫‘活捉劉飛騰’,李瑁如此大宣大鳴來河西,劉飛騰怎麼可能被抓住?’
“殿下覺得這個任務很難?”
“這個任務是一個可升爵位的紫榜任務,難度很大,它的核心就是消滅劉飛騰的馬匪。
你自己對付馬匪也好,借助軍隊的力量也好,首先要找到馬匪,布一個陷阱,讓馬匪踩入陷阱,而聚而殲之。
說得很容易,但憑什麼人家上你的當,稍有不慎,反而被馬匪全殲,李瑁太自以為是了,居然抓一個假的劉飛騰回去,看他回去怎麼交代?”
“這個假的劉飛騰難道不會給自己辯解?”
“這個就要問元家了。”
說到這,李琇擺了擺手,“李瑁的任務和咱們無關,我們隻要做好防範,防止劉飛騰夜間偷襲,這才是重中之重。”
..........
次日一早,送親隊伍繼續西行,他們在姑藏縣進行補給後,又向甘州方向進發,兩天後,隊伍進入了甘州境內。
這天傍晚,隊伍距離張掖還有五十裡,天色已晚,李琇下令就地駐營。
剛搭好帳篷,護衛郎將趙武帶著一名牧民找到了李琇。
“殿下,這位牧民告訴我,他家的羊今天被馬匪搶走一百多隻,很可能劉飛騰的馬匪就在我們附近。”
李琇也有同感,他們攜帶了幾百大車財物去高昌,沿途馬匪怎麼可能不眼紅,涼州刺史是元晉,劉飛騰不敢在涼州境內惹事,今天剛進入甘州境內,馬匪就急不可耐了。
“今天晚上大家都打起精神來,嚴加防範!”
.........
甘州官道西麵約五十裡外,有一片廣袤的鬆林。
此時在鬆林內,一百多名強悍的馬匪正在閉目休息,等待著出擊的命令。
在一座小帳內,燭光昏暗,元彪的幕僚苗長春對劉飛騰和侄子劉繼勇道:“這次李琇護送公主去高昌,對元家威脅極大,家主要求不擇一切手段破壞這次聯姻,刺殺李琇,我們已經做了部署,但河西走廊就隻能指望劉員外的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