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琬望著對方走遠,當即下令道:“傳令全軍上城,所有民團士兵全部動員起來!”
庭州也有五千民團士兵,裡麵有漢人也有烏孫胡人,就是為了對付突騎施人的東擴。
而烏孫人是唐朝的忠實擁戴者,他們主要以放牧為生,為了爭奪伊麗河穀,烏孫人和突騎施人常常爆發衝突。
唐軍在碎葉和突騎施人開戰,起因就是烏孫人和突騎施人爭奪伊麗河穀。
金滿縣進入了緊急戰備,所有士兵悉數上城,而民團士兵也動員起來,他們負責物資運輸和後勤,兩千弓手也上城參戰。
...........
天漸漸亮了,突騎施人也簡單地準備了攻城武器,他們原本是想趁唐軍疏忽,直接殺進城內,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
他們必須要進行攻城,但他們又沒有攜帶攻城梯等重要攻城武器,隻能用最原始的辦法,先攻下吊橋,然後用巨木撞開城門。
突騎施士兵砍伐了數百棵大樹,利用捆紮的方式,簡單製成排筏,這種排筏可以直接搭在護城河上,使金滿縣城護城河瞬間失去了作用。
‘嗚!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回蕩在蒼茫的大地上。
八千突騎施軍隊分成兩部分,前麵三千士兵放棄了騎馬,變成攻城的步兵,後麵五千騎兵則作為掩護。
隊伍在距離東城門約一裡處停住了腳步。
吐火仙注視著城頭,城頭隻有一千士兵出頭,他冷笑一聲,這點士兵也想阻止自己攻城?
吐火仙戰刀一揮,“出擊!”
“嗚——”
低沉的號角聲再次吹響,三千士兵扛著排筏和巨大的攻城槌向城門處奔去。
他們首先要攻下吊橋,沒有了吊橋的阻擋,他們才能用攻城槌撞開城門。
三千士兵蜂擁而上,兩千士兵用弓箭向城頭上射擊,掩護其他士兵衝擊。
箭矢密集地射向城頭,一千突騎施士兵將六架巨大的排筏架在吊橋兩邊的護城河上,數十名士兵攀爬上吊橋,破壞吊橋上的掛鉤。
就在這時,城頭上一陣鼓聲敲響,忽然出現無數士兵,萬箭齊發,儼如暴風驟雨一般,城下突騎施人措不及防,一片慘叫,無數人被箭矢射中,攀爬在吊橋上的士兵紛紛中箭墜入水中。
原本起到掩護作用的士兵更是被射得七零八落,他們的箭陣被破壞了。
遠處正在觀戰的吐火仙大吃一驚,這哪裡是兩千人,分明有近萬人,他立刻意識到自己上當了,瀚海軍根本沒有南下高昌。
“撤回來!”吐火仙高聲令道。
‘當!當!當!’撤軍的鐘聲敲響。
此時已經有點晚了,一連三輪箭矢射下,鋪天蓋地的箭矢密不透風,三千吐火羅士兵傷亡慘重,他們在奔逃中不斷被亂箭射倒,三千人最後逃回來不足千人。
吐火仙不得不退兵十裡,在一處山穀內暫時歇腳,又命人四處去尋找牛羊糧食。
此時吐火仙心煩意亂,高昌傳來的情報竟然出現了重大失誤,不知道是情報人員判斷出錯,還是已經被唐軍一窩端了。
吐火仙心中明白,判斷出錯的可能性比較小,十有八九是被對方乾掉了,才會送來假情報。
吐火仙開始擔憂伊吾縣了。
黃昏時分,出去找糧食的士兵陸陸續續回來了,他們沒有找到一隻牛羊,隻獵到了幾十頭鹿。
找不到糧食還是次要,關鍵是一半的找糧士兵都沒有回來,近五百人失蹤,四周一定有軍隊在窺視他們。
所有士兵都心中發慌了,加上白天損失慘重、糧食不足,士氣十分低迷。
幾名千夫長找到了吐火仙,“酋長,先撤回伊吾縣吧!”
吐火仙心中明白,對方神出鬼沒,地形比他們熟悉,這樣下去,他們非全軍覆滅不可。
吐火仙隻得下達了撤軍令,“傳我的命令,明天一早,撤軍回伊吾縣!”
小書包小說網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