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洪廬,說毫無怨氣是假的,給他穿小鞋,即便是誤會,但也難免不快。
隻是,如今對方拐彎抹角,下發元氣液,倒是有點扭捏的姿態了。
齊平覺得蠻有趣,欣然收下,算作隔空和解。
裴少卿則細心地,給他講解如何使用。
“謝了,那我等下回家嘗試。”齊平道謝,又道:
“我對修行了解很少,聽說,隻有掌握了術法,方為‘真正’的修士。”
裴少卿點頭,笑道:“的確有這個說法,你如今,雖煉化有真元,但不通術法,隻能稱作一境武師。”
“當然,一境武師並不弱,衙門裡,眾校尉,多數也都隻是武師。”
齊平疑惑:“為何,衙門不會教授術法嗎?”
裴少卿搖頭:
“這是兩個問題,首先,衙門並非修行機構,雖有修煉物資配給,卻不會教導你修行,想要學,要另去彆處。”
“其次,大家多為武師,並非是無術法可學,而是……掌握術法,同樣要看天資,努力。
若是選的術法,與自身不匹配,便極難入門,勉強掌握,想精通,沒有幾年光陰,絕無可能。”
啊這……怪不得……
齊平之前還在想,鎮撫司錦衣數目超出預料,為何真正的修行者卻罕見。
原來……還有第二道門檻。
“你說的‘彆處’,指哪裡?”齊平問。
“主要為兩處,一為道院,二為書院,”裴少卿回答:
“道院乃道門總壇,坐落於京都,乃術法之源,道門首座,更乃九州一等一的強者。”
“書院建立稍晚,乃道門分支,不過,數百年來,已自成體係,與道院的龐雜不同,書院修士,專修符、劍二道,要求較低。弟子學成,多往軍中,或地方委派。”
他一口氣,說了一大通,都是兩院異同。
齊平認真聽著。
有了初步了解。
簡單來說,道院近乎師徒傳承,對弟子天資要求較高,且喜好從小培養,不愛中途收人。
道門弟子,走精英路線,人少,但花樣多,逼格高,老大牛叉。
書院更像大學,對天資要求更低,廣納良才,人多,其弟子專修一門,可以較快形成戰力,走“群眾”路線。
為帝國輸送實乾人才,畢業後,去軍方,或各州衛所任職。
“兩條路,本質並無不同,等到了神通境,更逐漸殊途共歸。
你若要學術法,可持校尉腰牌前往,書院的話,可在職入學,衙門散值、無事之時,皆可去聽。道門同樣,隻是有些缺陷。”裴少卿說。
齊平好奇:“缺陷?”
“不得真傳,”裴少卿解釋:
“道院隻對純粹的道門弟子傾囊相授,似我們這般的朝廷中人,也可學習,隻是觸碰不到核心。”
“比如餘百戶,便是如此,雖有道門身份,但並非核心弟子。”
懂了……就是藏私唄。
一般的術法會教,但壓箱底的東西,隻給自己人,不會給朝廷培養。
齊平秒懂。
他皺眉:“那若是舍棄朝廷身份呢,徹底拜入。”
裴少卿看了他一眼,說道:
“那樣的話,隻要有師長願收,與親傳無異,但卻要徹底斷絕仕途,帝國祖訓,道門不得乾預朝政,所以,道門核心弟子,這輩子不能做官。”
啊這……齊平瞬間熄滅了心思。
他是想修行,但對於純粹的道士,並無興趣,還是貪戀花花世界啊。
“當然,這缺陷也不算啥,”裴少卿笑道:
“所謂的核心,大多在神通境之上,可曆代修士,有幾個能到神通?實在不行,再轉去書院也可。”
齊平點頭。
聽起來,還是道院更優。
他想了想,忽地問:“咱們那位鎮撫使大人,學的哪一家?”
裴少卿道:“書院。鎮撫大人早年間,便拜入書院,後來才入的朝廷。”
他笑道:“所以啊,兩個選擇其實都可以,全看個人。
像鎮撫大人,符、劍雙絕,劍道不須說,造詣極高,便是書畫神符之術,入得精深處,也絲毫不遜於道門術法。”
神符?
齊平敏銳捕捉到這個詞,遲疑道:
“你說神符……我曾聽聞,有一樣法器,名為神符筆。”
裴少卿揚眉,說道:
“沒錯,神符筆便出自書院,為昔年院長法器,隻不過,後來遺失了。”
“為何遺失?”
“不知道,好像與書院內部的一樁舊事有關,但很多人不願提及。”
這樣啊……齊平點頭,心中有了決定。
“我先去書院看看。”
裴少卿毫不意外,笑道:“許多人都是聽聞鎮撫大人出身,才選書院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