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天空,極為昏暗,齊平騎在馬上,抬頭,朝著啟明星方向疾馳。
不多時,在守門軍卒的目送下,出了外城,朝郊外的帝國書院趕去。
當他抵達時,天已大亮,淡淡的薄霧盤亙於青山,宛若腰帶。
“噹~”鐘聲自講堂方向傳來,青坪上,始有人跡。
“咦,是那個齊平。”
“他又來了。”
經過上次的與元周的比試,齊平得到了不少學子的認可,見他過來,一名臉上帶著雀斑的女學員迎來,露出大大笑容:
“齊師弟,來找六先生嗎?”
“是,先生可在居所?”齊平人模狗樣,溫和極了。
“在的在的。”女生歡快地說,想說送他過去,但羞怯地沒敢開口,隻目送少年離去。
……
竹石居。
相比於上次,此處,多了一塊景觀石,上頭篆刻著《竹石》一詩,離得老遠,都能看見。
“咦,好徒兒,今日怎麼想起來探望為師?莫非是有了新作,要我鑒賞?”
六先生席簾“刷”的一下,乘風而來,大袖飄飄,目光炯炯。
齊平執弟子禮:“詩文……的確做了一些,但都還不成熟。弟子此來,是有些事,想尋老師幫忙。”
席簾折扇一擺,渾不在意道:“說。”
齊平當即,將自己麵臨的困境,簡單敘述了一番。
聽完,席簾微微皺眉,道:
“竟有此事,書院素來不乾預朝堂爭鬥,為師倒也不好插手。”
齊平道:“非是要老師幫忙,弟子隻是想著,若沒了官身,可否進書院專心修行。”
席簾聞言,忽而大笑:
“自然可以,要我說,那什麼勞什子校尉,實在沒意思,趁早拋掉才好,待你進了書院,彆說一個區區給事中,便是再高的官員,手也伸不過來。”
妥了……齊平鬆了口氣,確定了後路,心中便不慌了,見席簾笑嗬嗬看他這,齊平心照不宣,道:
“學生還有第二件事。”
“明日桃川詩會,老師可會參加?”
席簾折扇一擺,道:
“自然會去的。為師已約了幾位文壇大家,明日一並評點京都文人……咦,你問這個作甚,莫非有心踏入文壇?”
齊平微笑搖頭:“學生是個俗人,是這樣的……”
……
遠處,講堂二樓。
頭戴高冠,麵容古板的大先生揣手站立,似乎在眺望朝陽,耳朵卻“啪”地豎起來。
體表,一枚神符隱現。
不多時,齊平離開竹石居,朝山下走,突然,就見一道威嚴身影籠罩頭頂,定定地看著他。
“呃,可是大先生?”齊平猜出對方身份,疑惑於對方來意。
大先生沉默了下,忽然說:“你若正式拜入書院,老夫座下尚缺一個關門弟子,那席簾……不行。”
遠處,一陣狂風襲來,手持折扇的六先生大怒:
“你這老匹夫,怎竟這般無恥,暗中挖人牆角?與我去一邊說道說道。”
青坪上,雀斑女孩與元周站在一處,忽見遠處天空兩道身影交錯亂戰,麵露茫然。
心想,先生們這是何故。
“咦,王教習,您可知那邊發生了什麼?”雀斑女孩看到一道身影自那邊走來,眼睛一亮。
老王把手揣在袖子裡,表情很古怪:“兩位先生,為了爭搶齊平,打起來了。”
眾學子:??
……
……
清晨,禮部衙門。
秦郎中吃過早食,慢吞吞進入自己的“辦公室”,心情很是不錯。
作為禮部官員,有些額外福利,比如京都一應風月場所,都歸禮部管轄,直屬的高端會所,如教坊司。
稍低端些的,外城桃川河胭脂巷一條街,則又歸教坊司管轄。
一年一度的京都詩會,也是由禮部籌辦,其中,自然有許多撈取好處的機會。
“大人,刑部徐給事中早上派人來傳話,沒說什麼內容,隻說您知道。”人剛坐穩,一名吏員來報。
秦郎中了然,心想,莫非是徐士升事沒辦成?
多少有些意外,卻也懶得多想,淡淡道:
“恩,傳話下去,命人把新的禁書名錄頒發出去,有紅樓的那張。”
“是。”吏員點頭哈腰,奔出,不多時,卻回返過來,麵露難色:“大人,名錄沒通過,給打回來了。”
秦郎中挑眉,不悅道:“誰攔的?”
吏員欲言又止,便見另外一名青袍官員邁步進來,淡淡道:“尚書大人有令,紅樓實乃佳作,特意叮囑,不得查禁。”
尚書的命令?秦郎中大驚。
那青袍官員看了他一眼:“另外,尚書大人說,秦郎中近日辛苦了,先休息幾日吧,桃川詩會的事,便不用你勞心了。”
秦郎中臉色一白。
……
六角巷。
天亮後,人流多了起來,一些周邊住戶驚訝發現,本來被查封的書屋竟重新開張。
那圓臉小眼睛的範老板,笑眯眯地站在門口,立了個打折促銷的牌子。
“小範老板,你出來了?”有人問。
範貳背著雙手,笑嗬嗬的:
“恩,出來了,無罪釋放,為慶祝度此劫難,六角書屋開啟‘萬兩補貼’計劃,店內部分書籍,以遠低於市場價限購銷售,新老朋友歡迎捧場。”
“好哇,要一本最新的紅樓!”眾人愣神的功夫,兩道人影走來。
一個是鬢角斑白,衣著樸素的老者,一個,是穿綠色羅裙的少女。
此刻,後者開口說:“我爺爺要看的,昨日聽聞鋪子被關,可急得很,特意尋了老友問詢,才得知,紅樓無礙。”
範貳一怔,笑著拱手:“紅樓是不打折的。”
青兒翻白眼:“小氣。”
心說,若不是太傅與禮部尚書說了,紅樓早封了。
老人爽朗一笑:“那便原價來一冊。”
“好勒。”
……
齊平離開書院的時候,身形有些狼狽,他到底還是沒搞懂,大先生咋看上自己了。
恩,就挺禿然的……
“搞不懂。”齊平搖頭,將此事拋在腦後,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鎮撫司應卯。
“頭兒,我的處罰結果下來沒。”點卯後,齊平找到餘慶發問。
黑臉老大搖頭:“沒有。”
“今早上朝,刑部的人沒發難嗎?”齊平納悶。
餘慶說:“今天沒開早朝。”
對了……我糊塗了,齊平捂臉,朝會這個東西,並不是每天都開,而是看情況,也看人。
以明朝為例,老朱幾乎天天開朝會。
萬曆幾十年都不開一次……
當朝天子雖勤於政務,但也不是每天,都有大事需要商討的,攢個幾天,開一次,都是正常的。
“那我繼續上班?”齊平小心翼翼問。
餘慶對他嘴裡的“新詞”已經見怪不怪,點頭: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