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統治京都詩壇的一天(求訂閱)(1 / 2)

夜色漸深,桃川河,主樓船上,詩會氣氛推向高潮。

歌舞聲中,一份份詩詞經由小廝傳遞,在諸多文壇評委間流轉,眾人交頭接耳,品評議論。

時而,有人起身,抑揚頓挫,朗誦一番,引得滿堂彩。

按照往年的經驗,這個時候,憋了一年的才子們,大多已將佳作拋出,再往後,雖然詩會還會持續到後半夜。

但文壇的諸多重量級人物,年歲大多不小,熬不得夜,故而,該發的,這時候大概都發表了。

“今年詩會,比較去歲,水準有所提升,看來,也是得了新式刻印法的力,京都文風漸盛,好事一樁啊。”

身披華袍,俊朗的景親王笑道。

“陛下推廣此法,乃萬民之福。”很快,引得一眾文人吹捧。

“時候不早了,諸位當品評詩魁,嗬嗬,若是拖的太晚,回家少不得被兒孫嘮叨。”一名長者笑嗬嗬說。

引得哄笑。

高平策旗幟鮮明,仍舊推舉楮知行的桃花詩。

其餘大儒,也各自提名了幾首,湊了幾份上佳的,若無意外,今日的魁首,便出自其中了。

“六先生,你中意哪首?”一人看向席簾。

後者精神燁燁,毫無倦色,卻是有些心不在焉,事實上,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這點。

席簾此人,最好詩詞,按照大家往日印象,今日必當是最活躍的,可不知為何,今日的六先生,始終不在狀態。

“那金風樓,似乎呈送的詩詞不多。”席簾忽然說。

眾人一怔,一人笑道:

“的確。老夫記得,去歲詩會,金風樓出了幾首好的,今年嘛……大抵是因那花魁的緣故,少了些助力。”

“是了,若是沒記錯,今年,倒是那怡情院最好。”又一人說。

六大青樓緣何參加盛會?

一來是禮部命令,二來,也是揚名的機會,若是詩魁出自哪家,其名聲,自然大噪。

座中,羽扇綸巾的高平策隱隱有些不安,催促道:

“諸位快些評選吧。”

然而就在這時候,不遠處,金風樓船上,忽而有些騷亂。

兩艘船,本身相距也不遠,加上燈火璀璨,隱約可見,船上侍女張貼什麼。

船艙裡,參與詩會的讀書人們走上甲板,圍攏驚呼,引為奇觀。

“莫非是出了什麼事。”有大儒好奇。

接著,便見一艘艘小船,自那邊駛來,青衣小廝揮舞紙張,靠近主船。

“唔,看來是出了好詩。”國子監老祭酒袁梅笑道。

伸手,接過了那呈送來的詩詞,低頭看去,心中想著,該如何評點幾句。

片刻後,卻竟口中低喃,皺起眉頭,引得眾人乃至於舞女那邊都望過來。

“袁祭酒,此文如何?莫要賣關子。”旁邊有人催促。

身為國子監祭酒,袁梅的學問自然不俗,聞言抬起頭來,略一停頓,瞥了麵帶笑容,一副世外高人的席簾一眼,笑了起來:

“這首嘛……竟也是占了桃花詩題的。”

說著,老祭酒起身,手捧紙張,輕聲念誦: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老祭酒吟誦時,座中,便已經安靜了下來,待短短四句念完,卻無人說話了。

前後四句,描繪了兩個場景,彼此映照,卻生出無限的悵惘來。

尤其,是那簡單文字裡,蘊含的意境,去年今日,桃花依舊盛開,而那令詩人心心念念的“人麵”,卻已不知何處去了。

“好詩……”一名大儒眸子亮起:“好詩啊,方才我等還說,金風樓表現平庸,這便奇峰突起,冒出一首。”

“妙啊,此詩自然渾成,清澈醇美,回味無窮。倒是比那楮知行的,要高出一大截來。”又一名文人讚歎,問道:

“是何人所做?”

袁梅笑著將紙張遞給他,後者一掃,驚訝道:“齊平……”

是那個校尉……書院弟子……眾人立即醒悟。

看向微笑不語的席簾,心中大罵,原來在這等著。

“嗬嗬,此桃花詩一出,詩魁之位,卻是不好說了。”景王笑道。

高平策聞言,坐不住了,正要出言,忽而,便見又一名小廝奔來:“金風樓齊公子新作……”

報錯了?

袁梅揮手道:“我等已看過了。勿要重複呈送。”

小廝卻喘著氣:“是新的!新的!”

還有一首?

席簾再無淡定,手一招,撈入紙張,吟誦道:

“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咦,是首詠春的,但也沾了句桃花。

水準一如既往的高超,高平策噎住,有這兩首,詩魁之位,怕是……

“金風樓齊公子新作……”這時,又有來報。

最近的儒生眼疾手快,一把搶來: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唔,這首……倒是與今夜情景吻合了,恩,準確來說,是詩會結束後的戲碼。

梅開三度,絕殺!

然而沒等眾人回過神,第四個又來報,這下,袁梅終於忍不住了,一把拉住那小廝,問道:

“那齊平,究竟作了幾首?怎竟接二連三?”

後者神情興奮,道:

“回大人,好多,好多呢,整個金風樓船,都掛滿了,怕是有一百餘首,皆乃齊公子所做,個頂個的好,船上的公子們都瘋了……”

什麼?

這一刻,場中再無人能維持冷靜,席簾更是眼睛都紅了。

齊平隻給他說過,會於今夜拋出詩詞,請他將京都大儒們引去金風樓,可誰能想到,竟是這般。

“一百餘首……一百餘首……哈哈哈哈。”

席簾忽而狂笑,大袖一卷,整個人禦風,朝金風樓遁去。

“老夫也去瞅瞅。”一名大儒回神,忙道。

“同去!同去!”

霎時間,主船評委席上,空無一人,那高平策張了張嘴,卻是忽地跺腳:

“等等我呀。”

……

……

怡情院畫舫船上。

歌舞陣陣,極為熱鬨。

二樓隔間,徐名遠負手,站在窗前,望著甲板上熱絡景象,尤其,是那圍在樣書攤位旁的書生們,露出笑容:

“做的不錯。”

身後,一名掌櫃笑道:“還是東家有本事,說動了那些個文人捧場。”

徐名遠撚著胡須,譏笑道:

“文人嘛,言必稱風骨,內裡卻不然,大都唯利是圖,稍許小利,便成了。

既要比詩詞,我便將有才學的,都買來,再有高山長幫忙,‘詩魁’如探囊取物。

待明日,消息傳開,再尋那楮知行,配合書樓宣傳一番……嗬嗬,六角書屋?隻要把那紅樓汙掉,人人引以為恥,看它如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